莆田一中申报“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材料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21日】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阅读:
次】 【
关闭】
附件2: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申 报 表
申报学校 莆田第一中学(公章)
负 责 人 吴智园
申报日期 2006.2.20
福建省教育厅印制
二○○六年二月
学
校
概
况
|
学
生
|
总数
|
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班级数
|
|
|
|
13
|
14
|
14
|
2078
|
学生数
|
|
|
|
718
|
748
|
612
|
专任
教师
|
年 龄
|
职 称
|
特
级
|
学 历
|
35
岁
以
下
|
36
∣
50
岁
|
50
岁
以
上
|
高
级
|
一
级
|
其
它
|
研
究
生
|
本
科
|
专
科
|
中
专
|
达
标
率
|
190
|
112
|
59
|
19
|
72
|
58
|
60
|
2
|
2
|
174
|
14
|
0
|
|
校园
|
占地面积
|
生均占地面积
|
校舍建筑面积
|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103230m2
|
49.68m2
|
40000m2
|
19.25m2
|
实
验
领
导
机
构
|
领
导
小
组
|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学历
|
学科
|
工作单位
|
负责人
|
吴智园
|
校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历史
|
莆田一中
|
成
员
|
黄荔军
|
书记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政治
|
莆田一中
|
林子仁
|
副校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化学
|
莆田一中
|
蔡金清
|
教务处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英语
|
莆田一中
|
洪凤玉
|
教研室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英语
|
莆田一中
|
蔡辉森
|
办公室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物理
|
莆田一中
|
陈丽华
|
德育处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地理
|
莆田一中
|
陈国文
|
总务处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物理
|
莆田一中
|
陈开水
|
霞林办副主任
(社区代表)
|
大学本科 |
|
霞林街道办事处
|
陈丽娜
|
城厢区人大法制委主任(家长代表)
|
大学本科
|
|
城厢区人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
验
领
导
机
构
|
专
家
组
|
负责人
|
吴智园
|
校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历史
|
莆田一中
|
成
员
|
余文森
|
教授
|
博士
|
教育学
|
福建师大
|
黄远振
|
教授
|
博士
|
外语
|
福建师大
|
陈 锋
|
教授
|
博士
|
物理
|
福建师大
|
林子仁
|
副校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化学
|
莆田一中
|
郑惠华
|
英语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英语
|
莆田一中
|
陈宜聪
|
物理组组长
特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物理
|
莆田一中
|
郑梓华
|
教研室副主任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化学
|
莆田一中
|
郑玉森
|
政治组组长
特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政治
|
莆田一中
|
陈麟锋
|
语文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语文
|
莆田一中
|
蒲锦泉
|
数学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数学
|
莆田一中
|
王闽阳
|
生物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生物
|
莆田一中
|
吴继清
|
体育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体育
|
莆田一中
|
李 丽
|
音乐教师
一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音乐
|
莆田一中
|
黄梅雨
|
地理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地理
|
莆田一中
|
朱成武
|
历史组组长
高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历史
|
莆田一中
|
黄建芬
|
电教组组长
一级教师
|
大学本科
|
电教
|
莆田一中
|
联 系 人
|
林子仁
|
联系电话
|
13950796678
|
教
师
培
训
计
划
|
学校领导把新课程培训工作做为关系到莆一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吴智园校长为负责人、林子仁副校长等为组员的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教研室主任洪凤玉、副主任郑梓华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并组织实施。学校制定《莆田一中关于新课程培训计划》,培训体现全员性、全面性、持久性。采取暑假集中培训和平时定期培训,有时间、制度、措施的保证,专题突出,形式多样。 1、6月1日至30日,组织本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教研室编印《教研天地》(高中课程标准研究专刊),组织全校教师观看“新课程通识研修培训”录相光盘,具体内容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及学生选课指导》(教育部湖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中心:石鸥教授)、《高中发展性学习评价改革》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赵德成博士)、《高中新课程学业成绩评价的初步建议》(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凌飚教授)、《校本教研制度创新》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余文森教授)、《学校选课指导演示》 (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罗星凯教授)、《中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教育学院:郭华教授) 《创意生命感动的源泉》(世界著名创造学家台湾大学教授陈龙安)《创新教学的“四化”》(香港创新教育学会主席詹军华) 《友善用脑研究》(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克络斯蒂沃德)等。 2、7月1日至30日,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解读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是要从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要求、课程管理、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与内涵。高一各科教师分别参加国家、省、市学科培训。同时各工作小组要制定的相关的制度,积极工作为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做好全面准备。
3、8月请专家给教师做如何指导学生选课的讲座,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以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4、11月举行 “走进新课程”专题研讨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反思总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优”活动和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
5、与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大联系建立新课程培训合作校
与他们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有利资源和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团的理论高度作为有利指导,将新课程同识培训内容有机渗透和贯穿于学科培训的全过程,以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为主体,介绍现通过审定的多版本教材的特点,理论讲授与互动参与相结合,推动我校新课程培训工作有效的开展。
6、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考察高度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周密组织,精心策划,准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研修班培训,并到先开展新课程的学校考察、取经,做到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人员落实、培训时间落实、经费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和培训机构落实。建立骨干教师培训档案,加强跟踪培训和考核,融管、培训为一体,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原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成果
|
“十五”期间,我校有国家级课题四项,其中洪凤玉、蔡金清等人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陈麟锋等人的《构建作文新理念,做21世纪“真人”》已圆满结题。吴智园、洪凤玉负责的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荣获一等奖。
(1)争取到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研究中心的资助金项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协作学习是全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有效地互动地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专家对此课题的成果鉴定如下:福建莆田一中洪凤玉老师主持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课题已圆满结题。专家组认为,本课题设计科学,论证合理,创意新颖,目标明确。研究中有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支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个案、实验数据等),取得了预期效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得到了学校的资金、软硬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以及大量学生的广泛参与,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建立了专题网页;学生协作学习小论文;多媒体观摩课课件;教师的学术论文(参见论文集);构建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等。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自主学习以及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与自信心,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本研究还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题得到了同行的认同,专家的好评,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省内多家报刊先后报道了本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它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发展。专家组一致给予本课题高度的评价,评定为优秀课题成果奖。
(2)由吴智园、洪凤玉负责的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以学校、社会、家庭学习相结合的创新学习观理论为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配合推动创新学习实践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并通过实践为完善创新学习理论提供实践案例。吴智园校长、教研室洪凤玉主任担任课题负责人,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研究成果成果突出:在第一阶段验收中,有10篇论文收入《创新学习与研究》丛书,11篇论文获教育部课题奖,课题组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在第二阶段验收中,11位教师的13项成果(论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录相课)分别获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获国家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成果交流大会及教学创新大赛于2005年3月17日~22日在广州举行。我校郑梓华老师设计并执教的《葡萄糖·蔗糖》现场研讨课,经专家组评审,荣获优秀课例一等奖(全国高中组仅评2名)。大会表彰指导教师两人:化学专业指导:林子仁,教学艺术指导:洪凤玉。由教育部专家组指定,莆田一中课题负责人洪凤玉担任全国评委,并对本次全国高中的课进行点评(全国中小学共6位评委在广州大会上发言)。由于突出的科研成果,教育部总课题组授予莆田一中“优秀实验学校”称号,同时授予吴智园、洪凤玉“优秀实验主持人”称号。陈国文、郑梓华、黄世举、蔡辉森、徐志华、詹荔蓉、谢慧芳、龚荔群、蔡晶晶9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湄洲日报》、《莆田侨乡日报》、《莆田晚报》多次报道本课题成果。
我校还有另外1个国家级、5个省级立项研究课题,一个市级重点立项课题,96个校本教研课题,正继续研究或做好展示、结题、鉴定工作。这些课题对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全校师生的教科研水平,探索创新教育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县(市、区)
教 育 局
意 见
|
签名(公章) 2006年 月 日
|
设区市
教育局
意 见
|
签名(公章) 2006年 月 日
|
省教育厅
审核意见
|
(盖章) 2006年 月 日
|
注:本表一式三份,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省教育厅各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