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院士 ……………………………………… 1 2、结缘航天 唱起《东方红》——闵桂荣院士 ………………………………… 4 3、著名有机化学专家 ——黄维垣院士………………………………………… 8 4、著名精细化工专家——杨锦宗院士 …………………………………………… 10 5、莫大的快慰 衷心的祝贺 …………………………………………… 卓克淦 ……11 6、我当作家和写儿童文学作品的秘密 ………………………………… 郭 风 ……13 7、我们心中的圣土 …………………………………………………… 戴学稷 ……15 8、难忘一中三年峥嵘岁月 ……………………………………………… 郑仰淦 ……16 9、在莆中学习的日子 …………………………………………………… 林学诚 ……18 10、人间沧桑83年 ………………………………………………………… 杨春霖 ……21 11、人生事业的奠基石……………………………………………………… 蔡福金 ……23 12、一次难忘的赛事 ……………………………………………………… 柯大先 ……27 13、山村苦学 …………………………………………………………… 陈德昌 ……29 14、难忘母校情怀 ……………………………………………………… 蔡自兴 ……30 15、重教兴学精神赞 ……………………………………………………… 江知礼 ……36 16、从莆中到清华 ……………………………………………………… 方宗銮 ……38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校友 林兰英,莆田人,1917年出生。祖父经商,父亲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母亲从事家务。当时莆田人重男轻女,林兰英的两个姐姐生下来不久就送给别人。然而莆田人十分重学,男孩子都送去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兰英要强又好学,吵闹要母亲和爷爷让她去上学,终于在7岁时进砺青小学读书。 林兰英十分重视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倍加勤奋,加上天资聪颖,小学6年12个学期的成绩都居全班第一名。小学毕业后,母亲要她休学,但林兰英坚决不肯,她向母亲保证要在初中3年中6个学期都得第一名。母亲见她态度坚决,也就默认了。林兰英在初中3年的学习成绩也都居全班第一,1933年,终于又考入省立莆田中学(莆田一中)高中部,成了当时高一年段唯一的一名女生。开始有男同学爱在她面前表现自己聪明,也有男生讪笑、讽刺她,她都默默不语。第一学期结束了,她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弄得好逞能爱虚荣的男生们极不自在,纷纷做出赶超她的计划,有的甚至使些小伎俩令她难堪。可她并不计较这些小伎俩,知道那些浅薄的男生根本不是她的对手。第二学期结束时她又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把全年级的男生都镇住了。男生们自愧不如,进而对她敬而远之……高二时,林兰英转到咸益女中学习,在高中3年中,每次成绩均为第一,水平远在其他同学之上。 1936年夏,林兰英高中毕业,向爷爷请求上大学,爷爷和母亲这次支持她继续求学。林兰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1940年夏,林兰英毕业,成绩优秀,留校任教。她卓越的学识与才能,得到李来荣教授的赏识。1945年夏,在李来荣教授的帮助下,林兰英赴美留学深造。 林兰英先在狄金逊学院攻读数学,成绩斐然,获得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后来,她的导 1957年,林兰英以旅行为名领到一张签证,毅然返回祖国。她的爱国行动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回国后,她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务,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我国制订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半导体的研制是其中一个重点发展项目。外国专家估计中国要到60年代才能着手研制单晶材料。林兰英不以为然,她带领一班人日夜奋战,仅用几个月时间就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单晶硅。这一成功的消息,震惊中外科技界。1962年,又研究成功新型单晶炉,我国单晶材料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之后,林兰英把视野从元素周期表上的锗、硅之类的第四家族,扩展到三、五家族。她把自己的才智重点放在新型材料砷化镓的研究上。1965年,欧洲的一些学者认为,水平法生长砷化镓单晶没有前途。而林兰英却看到砷化镓研究的前景,坚持该项研究工作。她深入科研第一线,亲自动手磨晶片,搞测试,在全所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砷化镓的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高峰。 1978年3月,她所领导的高纯高电子迁移率的砷化镓汽相和液相外延单晶的制备纯度及电子迁移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向全国科学大会献上蓝莹莹的砷化镓,同时还献上闪烁着桔红色光泽的磷化镓,为我国半导体研究填补了两项空白。 我国半导体器件从60年代的硅平面管发展到硅光电池,以及近期先进的硅集成电路、砷化镓激光器、各种微波器件等;半导体材料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这些都是同林兰英的倡导和努力分不开的。她的著作《硅的欧姆接触的制备》和《锗和硅的载流子抽出的电极的制备》,在美国被列为专刊;她的论文《锑化铟单晶中位错的散射机理的研究》在苏联国际化合物半导体会议上宣读;《锑化铟热处理机的研究》在捷克斯洛伐克半导体会议上作了介绍;《N型砷化镓单晶质量的初步探索》、《砷化镓单晶高电学性能的研究》、《砷化镓单晶的热稳定性的研究》、《砷化镓单晶中的杂质的缺陷行为》、《稀有金属》、《N型外延砷化镓单晶的补偿度及散射机理的研究》和《半导体中的缺陷》等论文,也都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林兰英多次担任我国学术代表团团长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或考察。她参加并主持制定中国科学院和全国有关半导体及其基础材料方面的发展规划和科研计划,对我国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的开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林兰英是中国科协第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材料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三、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届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结缘航天 唱起《东方红》 ——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桂荣校友 193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52年毕业于莆田第一中学,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63年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热物理学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做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在卫星总体研制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20世纪90年代,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组织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 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热控制研究室主任、空间飞行器总体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曾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中国科协第三、第四、第五届常委。 1980,1991年闵桂荣两次获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86 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荣誉奖;1985,1990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主要获奖人);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2001年,获国家“ 在197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浩瀚的宇宙中,一颗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卫星从天边缓缓划过,而且那还是一颗会唱歌的星。37岁的闵桂荣和着来自天上、但却发自内心的音乐,唱起了那首《东方红》。 就在《东方红》太空唱响的7年前,年仅30岁的闵桂荣拿下了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刚完成学位答辩,闵桂荣就归心似箭,马上收拾行囊,返回阔别三年半的祖国。回国后,闵桂荣被国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那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和卫星打上交道,并且一辈子与之如影相随。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那一年,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闵桂荣,领命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领导钱学森、杨刚毅——立即组建一个新的卫星研究室,承担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 说起来,闵桂荣在这个研究室里年龄最长——32岁,学历最高——副博士。他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从零开始,向太空进军。那时,毛泽东所说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话语,激发了科技工作者为新中国争光的勇气和信心。 上第一课,年轻的闵桂荣就把比他更年轻的研究人员拉到北京天文馆去参观。太阳、卫星、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关系,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琢磨起,边学边干。的确很难想象,中国的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挑战卫星的。但令国外同行更为吃惊的是,“东方红”卫星的水平如此之高。它的重量超过美、苏、日、法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总和。闵桂荣说,这是中国的重量,中国科学家的重量。 白手起家 让世界震惊 在我国卫星事业发展刚刚起步时,人造卫星的热控制是一门新技术。闵桂荣和他的同事们白手起家,依靠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研制之路,让世界为之震惊。 在中国卫星事业发展刚刚起步时,人造卫星的热控制是一门新技术。闵桂荣和他的同事们白手起家,依靠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研制之路,让世界为之震惊。1979年,当闵桂荣率领空间热物理代表团赴美参加美国宇航学会热物理年会时,他的大会报告让西方专家吓了一跳。偌大的饭店里,因为中国代表团所做报告产生轰动效应,其他两个会议竟然暂停了下来。这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首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高水平的航天学术报告。与会的国外专家这才发现,先进的热管、百叶窗等热控技术在中国卫星上的应用竟然比欧洲、日本早了十年。 早期国外卫星由于热设计不周,在太空运行时卫星就像患上感冒,经常出现过热或过冷现象,最终导致卫星飞行失败。谁能想象,当国外利用大型电子计算机和高水平的太阳模拟器进行复杂的热试验、热计算时,中国的卫星研制者在创业的早期依靠手摇计算机、算盘和计算尺,完成了复杂的轨道、热流和温度计算。 尽管外国文献少之又少,国内技术几乎是张白纸,设备也十分落后,闵桂荣还是发挥才智,主持并研究制定了卫星热平衡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了卫星热平衡方程积分关系式。他和同事们开辟的航天热控制这门新技术,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早期各种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而且为以后研制多种人造卫星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使中国热控制技术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卫星事业从1971年至1984年进入全面攻关阶段。而对航天器热控制技术一往情深的闵桂荣,在中国卫星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被推到了领导岗位,开始了与中国卫星共同成熟进步的新征程。1975年,闵桂荣担任起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那时,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和毫无差错地回收,是闵桂荣心中的“卫星三部曲”。当年11月,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卫星入轨飞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祖国大地,并首次带回珍贵的空间遥感照片。捧着这些照片,一向平和、内向的闵桂荣激动不已。此时,他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卫星“加速度”的发展。 但是,前进总需要摸索。这颗卫星在返回防热、落点精度等方面暴露出的技术问题不尽如人意。为改进设计,做好后两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闵桂荣和同事们累得“为伊消得人憔悴”。此时,唐山大地震的突然爆发,犹如雪上加霜。余震未消,卫星研制者们就因进度紧、任务重,不顾安危走进车间和实验室,还是那股干“东方红”的劲头。当再赴发射场时,飞行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由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回收卫星能力和技术的国家。 1983年,闵桂荣被任命为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他领导队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完成了多颗卫星的飞行任务,卫星带回了许多极为珍贵的高精度遥感照片。虽然嘴里没有说,但当看到这些照片时,闵桂荣心里还是觉得很幸福。1991年,时任“ 志趣一向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上的闵桂荣,1985年被航天工业部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在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中担任起新的角色。这一时期,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中国卫星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并走出国门。1987年7月,党中央邀请全国科技界各领域14位中年科技专 与中国卫星相伴一生的闵桂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见证了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经历诞生时的奋斗,还是发展时的跨越,“中国”两个字都深深地印刻在闵桂荣的骨子里。这种志向从青少年开始,就扎根在闵桂荣的心灵里。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县一个贫民家庭的闵桂荣,3岁时就被父母忍痛卖给别人做儿子。7岁那年,闵桂荣眼睁睁地见到自己的养父病重,却无钱医治,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病逝,旧中国民不聊生的苦难生活激发了少年闵桂荣的爱国情怀。 青年闵桂荣寻求着自己报效国家的契合点。此时,列宁的一句名言对闵桂荣产生至深影响,这就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应该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闵桂荣认为,国家应该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并且高度现代化生产的社会。新中国解放后,劳动人民虽已掌握政权,但是国家并不富强,还在遭受列强欺侮。因此,祖国需要千千万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地位。”正是这样的动力,推动着闵桂荣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之中。 作为中国资深的卫星专家,1993年,闵桂荣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未来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他一直希望能够将心中的这团爱国之火继续燃烧。 对于中国卫星事业未来的发展,闵桂荣认为,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仍然是中国航天在21世纪初发展的重点。中国要大力推动航天产业化进程,只有在全球市场中争得应有的份额,才能拥有一席之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对与之相伴了一辈子的中国卫星事业最大的希望。 著名有机化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垣校友 黄维垣,1921年12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益三曾任福建协和大学和厦门大学教育系教授。母亲操持家务。莆田爱读书的乡风和家庭的熏陶,促使他在少年时即立下“刻苦求学,报效祖国”的大志。他当时的愿望是“做个医生,济世救人”。1930年代初中期考入省立莆田中学,1938年,黄维垣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修读医学预科课程。1941年秋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但由于不久北平沦陷,他只能继续留在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由于成绩优异,1943年即毕业前一年就被校方聘为助教。学医未成的他,却由此与有机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1949年获硕士学位。其出众的科研才华深得系主 回国以后,黄维垣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在此期间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副主编、主编,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理事,上海市侨联主席等职,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回国初期,他继续从事甾体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50年代末,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他毅然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专业而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带领其他研究人员一起白手起家,开始了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包括氟油、氟塑料、氟橡胶、含氟表面活性剂、氟碳代血液等一系列含氟材料,并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氟化学研究队伍,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中国的氟化学研究水平赶上了世界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表彰他对氟化学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1986年于法国巴黎举办的氟元素发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被授予“MOISSAN”奖章。 黄维垣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自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先后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12名硕士。新中国第一位由中国自己授予学位的有机化学博士就是从他的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他治学严谨,学风朴实,对年轻人热情扶持,深受学生和同事们的敬重。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已经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氟有机化学研究梯队,中国的氟化学研究事业正呈现蒸蒸日上之势。对此,他深情地说:“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 艰辛的付出迎来了累累的硕果。几十年来,黄维垣先后在中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获各类奖项计20次。他对中国氟化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曾被评为上海市及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199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并于1998年荣获“陈嘉庚化学奖”。 著名精细化工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锦宗校友 杨锦宗(1932.8.25 - 2008.12.29)。著名精细化工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莆田第一中学毕业。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第三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50年代末成套剖析合成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推动了我国染料工业高起点快速发展;开展了创新染料的研究,对“染料-纤维-助剂”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高了固色率并降低污染;率先研究了可反应性高分子染料,首次把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提高到99%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先发现分散剂分子量分布对分散染料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研究和生产。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国内外专利5项,“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获2000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专著2本。培养国内外访问学者14名,博士后8名,博士和硕士生百余名,为我国精细化工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莫大的快慰 衷心的祝贺 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原校长 卓克淦 莆田一中诞生一百周年了。她作为一个学府,桃李满天下,校友们哪能不为母校歌功颂德,以介眉寿,发出衷心的祝贺呢?我有幸于一九四一至一九四四年在一中工作过三年,现已离开整整六十二年了。在这期间,我有几次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活动和访问,每次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莆一中的确不断在变化,不断在前进。如果翻开莆一中的校史,更证明了这一点。莆田一中创建于一九0六年,自前清光绪年间至今已历三个朝代,不论在学校的规模、校舍的建筑、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各方面,过去和现在都是无可比拟的。谁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在解放前是贫穷落后的,教育也不例外。记得抗日战争时期,我接长本校。那时全省省立中学只有一个完全中学,即省立福州中学,莆田只有省立莆田初级中学。为什么全省只有一个省立高级中学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太穷,教育经费不足,没有办法办高中。到一中工作半年后,为了适应学生的升学需要,我向省教育厅力争,首先批准学校改为完全中学,但因财政年度预算关系,省里暂时又不能增加经费和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自力更生了。为此我果断堵截校前通道,扩充操场;拆掉文庙大门,改建四间教室;封闭孔子塑像,拆除四配十哲的神龛来扩大礼堂,创造学习空间与环境。可是,这些举动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说我破坏文庙、反孔,还告到教育厅。国家无力于教育,而我们想为教育工作多出点力,却要受到责难,这就是旧社会的特点。要是当时国家不贫穷,能拓地建楼,也就不用拆孔庙大门建教室,“破坏文庙、反孔”的争论亦可免生。而今呢?党和政府重视教育,投入了诸多经费来扩充校舍和充实教学设备。现在,一中又从教学楼、大礼堂、科学楼、新型体育场等建筑设施较为完善的下务巷旧址发展到市区南部占地160多亩的新校区,这是我过去所不敢想象的。党和政府花这么多的力量,是让我们有优良的环境来工作,来学习,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这也是我们的幸福,我们应该珍惜这幸福。 这里,我想追述一件可笑的往事。解放前我们的母校是一所“一穷二白”的学校,整个学校除了那些破旧的课桌椅、陈旧的理、化、生物实验器材和几千册图书之外,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块白金片。在离任移交时,我还在移交册里郑重地作了说明并亲自交给新任校长。这与今天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和学生在电脑室“遨游世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画面对照。可以说,莆田一中焕然一新了,用“焕然一新”来形容它一百年来的巨大变化,一点儿也不夸张。 莆田一中自创校以来,虽然经过六次更改校名,但校名变更中有的是不变的传统,那就是我们学校的优良学风。我们的同学历来是勤俭朴素,爱劳动,爱体育,而又勤奋学习,我们的学校历来是好样的。抗战八年时,亦即在我任内,学校受到了教育部的传令嘉奖,这也是当时全省中学中唯一的嘉奖。本省各报都以头版头条刊载这则中央社电讯。而今天母校又成为省首批重点中学,省一级达标学校,历届省级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作为曾为莆田一中事业奔走和奋激的教育工作者,我为母校的发展和殊荣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莫大的快慰,对莆一中的每一成就,我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莆田一中历届毕业同学散处在海内外各地,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他们的贡献。其中,在台湾的校友为数甚多。记得,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到台湾参加接管地方政权工作时,就遇到诸多校友,异乡相逢,倍感亲切。可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尚未统一,想念良殷。因此我迫切希望海内外校友,大家都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努力,使泱泱中华早日实现昌荣的统一大局。更希望他们在母校百年华诞之时,回来参加庆典活动。 注:卓克淦校友现年93岁。 我当作家和写儿童文学作品的秘密 1933届初中校友 郭 风 现在不怕见笑地说说我当作家的秘密吧。 在我不到四岁时父亲病逝了,不到六岁时祖母也去世了,是母亲做女红与帮人家洗衣服,将我抚养成人,家母给我的,除了慈爱,更多的是一种母性的自信和坚毅。在我的一些小文中往往出现家母善良品质的化身。念初中时,一次作文比赛,我写《龙眼贼》(松鼠摘吃树上的龙眼)和另一篇《小鸟日记》,没想到双获第一名,获得了奖学金,让母亲高兴了一回,也减轻了她的些微负担,还得到我叔公好吃的糕饼和乌龙茶的奖赏。念好书,能让母亲高兴,获得奖学金,又能减轻母亲的辛苦,这是我的心愿。我从小就是凌晨听到鸡鸣和鸟声就起了床,那时没有点灯,一边帮母亲往灶膛里添加柴火,一边读书的。念私塾时,我到塾师跟前背诵诗文都是一次过关;写毛笔字拿给塾师看也都是一次过关,买不起纸墨,塾师让我用水写在木板上,第二天木板干了可再用。那时如果不会背诵或字写不好要挨戒尺的,塾师没打过我也没留过我,还让我先回家。后来,转入念小学、中学,学习成绩,我经常是班级第一、学校第一、县里第一。念高中时,我的小文,试着向文学前辈茅盾、叶圣陶办的刊物投稿,居然刊发了,获得了稿费,这是难忘的。念师范(福建师大前身)当时不用交学费和伙食费,还可以经常将稿费寄给家母,从此她也就不用干辛苦活了。念师范时,我得到靳以和王西彦等作家的扶持,写作方面有所长进。师范毕业回家乡教中学,得到了校长的赏识,留着教书的工作岗位等着我。1945年我到了福州,先是得到黎烈文的赏识,在改进出版社当编辑;后是得到胡文虎报业集团的赏识,在《星闽日报》当编辑,当时我住在市区城内,离报社有六七公里远,报社社长爱惜我,不让我走路,天天派人力车接送我上下班。1950年我参加筹建福建省文联的工作,之后在文联一直干到如今(这期间也曾在福建师大教过书和在福建日报编过报纸),退休之前,我一直是业余创作的,仍然是天没亮就起床,写作到天亮,早饭用毕赶去上班。现在看来,我是从得到“奖赏”和鼓励,喜爱写作文起,逐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在我的家乡,如今依然保存尚好的古谯楼,曾经是藏书楼。当初我的家境贫寒,从小学到高中,完成了当天的作业,课余时间,我都是“泡”在这古谯楼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买不起,便把它抄下来,当天抄不完,第二天再上古谯楼,一本书有时往往要抄几天。长期到古谯楼楼上读书,让我获知了许多中外名作家与其作品,读过不少中外的文学作品,其中我受到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和启示是深刻的。我之所以能为少年儿童写些作品,有某种良知成为推动的力量。我如果没有读过安徒生的作品,接受其影响,是不可能通过童话等文学形式来体现自己的意愿。我在很早就有意把童话引入诗、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中来,其实也是从安徒生作品中得到的一种启示。安徒生的作品,不重情节,而重在作品中有关情意的传达,对于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在我7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活中,我是比较早发现自己不善于在作品中组织情节,所以很早就放弃小说之类的写作。这对于形成我的文学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 家乡莆田古老的县城有很高的城墙,这些城墙是用砖块与石头建成的,从城墙缝隙中会长出狗尾草、蒲公英、野菊来……城内街道上还有很多美丽庄严的牌坊,这些牌坊往往雕塑一些人物、马车、云、龙、花、鸟、松等艺术图案,这些传统文化和艺术美感从小给予我以某种熏陶和启示。还有,家乡一大批著名文人(如刘克庄、蔡襄等)所营造的人文氛围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往往于不觉间心生感慨与眷恋之情,并感到自豪。 我家乡的故居是一个典型的明末清初的古宅,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大理侍卿、署理礼部右侍郎的六世祖郭尚先(号兰石)留下的祖屋。我的六世祖著述颇丰,又是著名书法家,在一些相关传记中,都称他与林则徐为莫逆之交。对于这位前辈,我从小心里不由自主地敬重与爱戴,小的时候对之便有一种特殊的庄严之感,心中隐隐滋长着一种必须维护和发展六世祖的荣誉的责任感。小的时候,我的故宅十分整洁,庭院内有座名曰芳坚馆的小园林,是祖遗的郭家各亲属所共有的一座小园林。园内有小池、小亭、小阁和假山石,花木很多,由于花木多,我在园内见到各种彩蝶;见到黄蜂、细腰蜂、胡蜂等;见到蜗牛和成排游行的蚂蚁;见到假山石砌成的小池中的田螺和泥鳅;见到园内到处跳跃的青蛙。故居的庭院中,正对着我的卧室的,是棵龙眼树,小的时候,我从窗口便可望见白头翁在树上筑窝及雏鸟学习飞行;当龙眼成熟时,可以看见松鼠在龙眼树上跳来跳去,摘吃树上的龙眼。出了故居巷子不远的东城门,便是著名的兴化平原,田间沿着纵横的水渠,出现一条条带状的荔枝林,引来很多鸟儿。城内许多民居小院都掩映在龙眼、枇杷的果树间,这自然也引来很多鸟儿。那些果园的草地与土墙边,开放着野菊、蒲公英等各种花朵,引来了很多蝴蝶、蜂和蚱蜢等小动物。老实说,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我儿童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注:郭风校友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 我们心中的圣土 ——回忆六十年前的莆中学习生活 1948届高中(春季班)校友 戴学稷 时光飞逝,离开母校已将近一个甲子了。回忆起六十多年前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情景,往事历历,特别是 我是1945年1月即抗日战争最后一年考入母校的。我们那班是福建省立莆田中学恢复增设高中部的第九届学生,通称高九组。那时学校设在文庙原址内,学校南面是古城墙,下面是护城河,通向莆仙母亲河木兰溪。当时古城墙已不存在,在学校与护城河之间是一片广场,也就是学校的大操场。我记得在校门外操场边还竖着一根石条,上面刻着“文武百官人等到此下马”的字样,这是历史上表示对“至圣先师”孔子尊崇的遗迹。 进入校门,便是文庙故址,正中大殿已成为学校办公室,泮池两旁走廊两侧的房间改造为学生宿舍。西边是高中各班级学生的宿舍,东边,则是初中各班级的宿舍,都是一间间隔开,高中宿舍每间放五架双层床,住10个人。自北往南,按班级挨次排列。我住的是南边第三(或第四间),与上一班即高八组几位同学同屋,其中有后来成为著名化学家的黄文魁。 我们于1945年2月入学。经过七年多的战争离乱岁月,虽然过了半年多抗战就胜利了,但随后又是大规模的全国内战,各种物资都非常匮乏。在我们求学的三年里,一般民众的物资生活十分艰苦。学校也不例外,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煤油也买不到。我们寄宿生在学校里每晚点的是小油灯,各人手提一盏玻璃油灯(瓶中装着豆油或花生油,中间加一根小捻子做灯芯),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下进行晚自习。一日三顿饭都是各人自备瓷饭缸和米放在学校厨房里用大蒸笼炊,下课后就自取到饭厅里进餐,小菜是由家里自制的简单菜肴或咸菜。当时全国高中都实行军训,同学们一身黑制服,剪平头戴军帽,打绑腿,腰束宽板皮带,排起队。操练起来倒是挺精神的。而在平时同学们都忙于功课,很少参加什么娱乐活动。莆中的校风一向以纯朴著称,学生多能苦读用功。课余活动主要是到大操场打篮球或排球,更多时候是托托排球,大家围着一个大圆圈,随便练习。有时也双方对阵,那时打的是九人制,位置是固定的,赛完后不论胜负大家都很尽兴。到晚饭后大家都趿一双木拖鞋,上街走走。出校门口时,走在下务巷石板街上的的嗒嗒响,相互响应,很有节奏。这样的校园生活,虽然显得艰苦和俭朴些,但大家都觉得心情愉快和满足。 难忘一中三年峥嵘岁月 1964届高中校友 郑仰淦 一九六一年九月,我们赤着脚,肩挑地瓜干,从壶公山脚下,从湄洲湾畔,从莆田的四面八方,汇集在莆田一中——我们向往已久的省重点学校。 由于一九六一年本校没有初中毕业生,我们是从其他中学跨进莆一中校门的(入学时有307位同学)。学校大门口石碑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自入学起就牢牢地铭刻在我们幼小的心坎上。学习雷锋,德、智、体全面发展,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立志成材,报效祖国,是大家的共同理想。林兰英等校友的卓越成就,63届老大哥在全省数学竞赛中夺取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激励着每位同学争分夺秒去读,去听,去学。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许许多多激动人心的往事,但最难忘的是在莆田一中三年的峥嵘岁月。 四十二年来,无论我们走到祖国的哪个角落,无论我们的人生之旅是通达得意抑或是逆境崎岖,母校三年难忘的记忆总像影子一般,紧紧地伴随着我们。它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深刻,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我们怎能忘记,八教室里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们怎能忘记,科学楼里众多的实验仪器,帮助我们大胆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我们怎能忘记,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藏书,让我们在真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我们怎能忘记,泮池之滨清晨薄雾之中的琅琅书声和课外活动时大操场上龙腾虎跃的身影…… 四十二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能有几个四十二年?在困难时期跨入莆一中校门的64届学生,在特殊的环境里铸造了优秀的品质。我们是理想主义培育的一代人,我们接受过毛主席的检阅,我们下过乡,种过地,做过工,当过兵,曾经在美好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徘徊过。但母校老师的教诲使我们战胜了自我,让我们在不同的平凡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四十二年后的今天,64届莆一中人以优异的成绩来向母校汇报。从首都北京到祖国的南大门广东,从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到八闽大地,五湖四海都留下我们战斗的足迹。无论在钢铁、石化、航空、机电、轻纺等行业,还是在教育、卫生、气象、地质、农林等部门,64届莆一中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256位64届毕业生中,有210多位同学评上中级以上职称(占总数85%以上),有110多位同学(高级职称及企业家)入选《莆田市人才资源揽要》。我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应该归功于母校恩师对我们呕心沥血的教诲,是他们指引我们走上了成就人生的征途。 我们忘不了李凡老校长为母校建设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她紧紧团结和依靠老教师,大胆启用新教师,任人唯贤,使莆一中的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忘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培育我们而流下的辛勤汗水。 我们也忘不了胡玉珠、杨文楷、姚文元、陈铨银、李元龙、林超凡、林祖耿、郑挺光等班主任帮助我们渡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们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但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日夜操劳,而且亲自带领我们到黄石公社,与贫下中农同住同吃同劳动。 为了报答母校和恩师对我们的培育之恩,64届莆一中人从毕业30周年起,每五年举行一次师生聚会。在母校举行聚会时,我们执著地寻找当年学习生活的痕迹。从流芳百世的杏坛到我们就读高三的八教室,从一九六四年排演历史剧“三家福”的大礼堂到我们朝夕相伴的图书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按动快门。怎样的镜头才能尽收母校的无限风景?有人说:“水是山的眼睛”,而我们认为,人才是风景的灵魂。莆田一中风景的灵魂就是一代又一代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是一位又一位自强不息的莆一中人。 常有人问:莆田一中历年来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有什么秘密武器?我们说,这秘密武器就是莆一中的优良校风,就是莆一中师生亲密无间的友谊。莆一中三年峥嵘岁月播下的理想主义,不但激励我们闯过了四十二年的风风雨雨,而且将鼓舞我们奔向美好的明天。 注:郑仰淦校友曾任莆田盐场科长、高级工程师。 在莆中学习的日子 1952届高中校友 林学诚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我辈的青年时期,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我们走向社会,开始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每当读到一篇文章,看到一幅图片,听到一首歌曲,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深藏在心底的往事,也就会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莆一中校舍坐北朝南,当年各座建筑屋顶相连,走廊相通,下雨时不用雨具便可走遍全校,可谓雨天不湿鞋。我们高中期间的教室均在图书馆西侧大院内,院内北端有一排平房,是高中一年级教室,院的南端是一座两层楼,楼下是高中二、三年级教室,楼上是教师宿舍,楼东侧则是一家小餐馆。当时全校两层楼仅有两座,还有一座是在操场西南角的“青年馆”。馆内墙上挂着一排玻璃框,记录着校内历届运动会比赛名列前茅者姓名及所创的记录。楼下左侧是医务室,由一位年轻的女护士主管。“青年馆”右侧是一座平房,放置运动器材和乒乓球桌,操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高大的木质古牌坊,上面写着校训,依稀记得东边一座牌坊上写的是“实事求是”字样。全校课间操完毕,同学们常被要求花几分钟在操场上清理小石子,因而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活动,虽赤足也无妨。 操场南边有一段古城墙,登上墙头,城外景色尽收眼底。天九湾水流蜿蜓东去,村民的沟船不时飘然而过,对岸荔枝树茂密的枝叶低垂河边。绿树、流水、轻舟,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学校背靠市区,面向郊外,临街傍水,得天独厚。夏天同学们结伴到天九湾畅游,有些女同学也下水游泳,但她们与男同学分开一段距离,彼此不相往来。 泮池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平房,东侧为初中寄宿生宿舍,西侧为高中寄宿生宿舍,宿舍内各寝室之间多用木板制作的半墙隔开。女生宿舍则在礼堂东侧一个院落内。而学生饭厅则在礼堂对面的“大成门”东侧。 谈起寄宿生活,不由想起晚间自修时在教室课桌上点的“油猴灯”。那是个罐头瓶大小的玻璃瓶,在瓶内倒进豆油或花生油(也有用煤油的),油面上吊着根灯心草,供点火照明。那时校内没有电灯,走廊路灯点的是煤油,俗称火油或“蕃仔油”。晚间教室内灯火昏暗,但并不影响同学们伏案苦读。当年许多人白天赤足,泮池西南角有几级没入水中的石阶,人们晚自习后站在浸水的石阶上,双脚在水中交相擦洗几下,趿上木板拖鞋,然后扬长而去。盛夏夜晚寝室闷热,许多同学就在图书馆阅览室前地砖上铺张草席睡觉。当年莆中不收学费,家境清寒者还可申请助学金,由班干部 那时,一个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常开小组讨论会,各小组自找场所,于是图书馆阅览室前走廊和石埕就成了小组会议场。有一次,全校同学演讲比赛就是在图书馆前石埕上举行,记得郭养湛同学参加了那次比赛。黄震校长离任赴福州任职前夕,部分寄宿生特地提着“油猴灯”,聚在这个石埕上表示挽留。黄校长来了,站在廊檐下,神情凝重,态度和蔼,要求同学们回教室自习。此后,1952年夏我们在福州参加高考后的集训期间,他来看望我们,师生依依惜别。黄校长上过我们一年级生物课,当年学校阅览室书架上摆过一樽他的木刻头像,削瘦、刚毅,像如其人。1950年间由黄震校长作词、音乐教师张文明作曲的莆中校歌,当时曾在暂作礼堂的孔庙内教唱。歌词为:我莆仙,邹鲁风,比户弦诵声朗朗。昔渔仲,在草堂,创作《通志》为史崇。近半纪,新学昌,吾校巍峨峙闽中,曾为民族文化立大功。今之后,尤当奋勇…… 末句7个字想不起来了。这首校歌问世不久,由于校长更迭,很快便失传了。今黄校长已作古,不知 2002年2月参加春节同学聚会后,我信步向母校走去。市区旧貌换新颜,只好边走边问路。在学校附近遇见一位小姑娘,她领着我走进学校,原来她是来校温习功课的学生。母校面貌现已焕然一新,可谓今非昔比。这位热心的小同学还帮我在当年高一教室前和泮池石桥上拍照,然后才走过石桥到教学大楼自习去了。我独自坐在这座于清代光绪18年重修的古桥石栏上,石栏上几只小巧玲珑的石狮似曾相识。人世沧桑,石狮依旧。昔日朝夕相处的同窗学友早已各赴前程,四海为家,可忆而不可见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正是从这座肃穆的古桥走向社会,走向国内外,为母校赢得了声誉。 当年石埕上集会时各班同学此起彼伏的歌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我们学过许多歌曲《歌唱祖国》、《我们是民主青年》、《新四军军歌》等等。宋福曜同学在教室内教唱歌曲的情景再次浮现眼前。我们还学唱过《鸭绿江之歌》,记得歌词是:暖暖的太阳照沙滩,望不尽的流水响潺潺,油绿的远山静静的树,这儿就是我们的鸭绿江边。 如今中学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愿石埕、泮池、石桥依然长在,向后人诉说昔日的辉煌。石桥下碧绿的池水曾照映过当年老师们的身影,他们敬业、守分、超然物外。尊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守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恩难忘。在母校前进的里程碑上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 我久久流连桥上,思绪万千,不觉日已西斜。此时那位帮我拍下两张珍贵照片的小姑娘,自习后走出教学大楼,又来到桥上与我交谈。交谈中我得知,她离高中毕业只有一个学期了,打算报考浙江大学。她言谈爽朗,充满自信,稚气的脸上隐隐可见我辈当年的豪情。初生之犊不怕虎,后生可畏,亦可爱,后辈们将创造明日的辉煌。我鼓励她要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之后,我们一道走出校门,彼此道别,分道离去。“相逢何必曾相识”,萍水相逢,未留姓名,不知她今在何方?但愿她如愿以偿,顺利步入这所江南名校,如今她该已念完大学二年级了吧?! 高中三年,是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历程。岁月如梭,吾辈老矣!青春年华远去,豆蔻容颜不再。叹人生韶华之易逝,愿母校雄风之长存。故地重游,乃人生之乐事。母校搬迁了,但我还将重游旧址,重临泮池,重登石桥,追寻那远去了的感觉。 注:林学诚校友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人间沧桑83年 1941届初中校友 杨春霖(义坚) 我于一九二四年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于一九三八年八月进省立莆田初级中学念初中。当时校长是王启炜、教务主任是陈培基,训导主任是刘渤,尚有很多名师诸如唐美媛、唐端媛、林鸣歧、翁祖烈等,还有很多位是留学归来的老师,阵容是一时之最。那时的莆中,只有莆田附近五六县市的精英才有勇气报考,而且十多人考生只有一人能上榜。当时的母校,老师好,学生程度高,学校管理又严,校誉日隆,名闻遐迩。还记得那时的莆中学生即使是冬天天寒地冻,平常也都背一个斗笠,上印“省立莆中”四字。因为斗笠有莆中的标帜,大家都以进莆中为荣。 后来,我因父母早逝,在莆中读完高二,即向姐姐借了二钱黄金作船费,只携带一个破藤箱、两套旧衣服,趁兄嫂不在家,留字向兄嫂告别,就只身搭帆船来台流浪。当时台湾光复未久,日本人已撤退回国,找工作并不难,我做了两个月小职员,省吃俭用,又储蓄了二钱黄金。不久,我以同等学历报考国立台湾师大,上天不负苦心人,我很幸运地跨进了师大校门。师大有公费,无需缴学杂费,而且不愁衣、食和住。我第一年就靠所储蓄的那二钱黄金作零用钱,第二年靠投稿报社以稿费来维持生活。可是那时稿费很微薄,又不定时,生活实在艰苦。还记得当时学校膳食,每人每餐除供一碗白饭外,仅分一块腊肉或一块鱼,或一块牛肉。如果遇到发牛肉我就惨了,因为小时候,母亲请来的算命先生,说我活不过三十一岁,母亲信以为真,就在佛祖面前为我许愿终生不吃牛肉。还有一次,班里决议全班同学去阴明山旅游,竟把一天伙食费全部领出,中午一餐吃完。回到学校,晚餐没着落,黄昏来临时,我就一人在校门口喷水池旁踱步,倍感肚饥难耐,面对那无限好的夕阳,心里感慨万千。平时我又喜欢看电影,朋友送我电影票,但我却没钱买公车票,只好从和平东路步行到约有 我生性不甘寂寞,在师大读书时,学校里包括学生自治会差不多所有社团都有我的影子。尤其那几年国共内战正酣,全国各地学运如火如荼展开,台北任何一次运动,为争公道与正义,我总是不落人后。不久,训导处生活组长 我自出狱后十年内,曾在台北建国中学(台湾高中排名第一)等校及补习班担任教员、训导主任、教务主任,到处兼职兼课,进而参加标会。后来就靠这些储蓄,在台湾及美国陆续投资各种事业,诸如创办补习班、学校、出版社、天然气公司,买卖房地产,贸易等等。回想创业的前二十年间,我每天早晨七时开始工作,直到夜间十一时,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休息。那时,夙兴夜寐,苦心孤诣,惨淡经营,而且事必躬亲,不敢丝毫懈怠,深信铁杵也会磨成绣花针。 我出身于穷乡僻壤贫农之家,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当事业有成,我即开始回馈社会: 一、在台湾和大陆的很多学校设有我创办的奖学金基金会;二、到处帮助穷苦人家,送米粮、金钱等;三、为家乡建书院、修葺古迹、造亭、修桥铺路;四、为家乡的仙游六中修建教学大楼、图书馆大楼……有人说:“做好事来生会有好报。”但我觉得做了好事后,心情会很愉快。 我一生奉献教育凡五十多载,曾获台湾当局“中华民国私校杰出教育事业家”的褒励,亦承母校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授予“第一届杰出校友”荣誉,甚感安慰!我今天虽已是八十三岁老人,但身体还算健康,但愿有生之年能在教育园地上,继续担任个慈祥的园丁。 注:作者是英国国际大学硕士,台湾私人及人高中创办人兼校长。 人生事业的奠基石 ——有感于莆一中高中生活对我人生事业的影响 1960届高中校友 蔡福金 我在莆田一中念高中是在1957年9月至1960年7月期间,已经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值此庆贺莆田一中百年华诞之际,回忆起莆一中高中三年勤奋刻苦、蓬勃向上的学习生活,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心里有种留恋、自豪、感恩、敬仰的感觉。高中三年,正当十七、十八、十九岁的青春年华,既是人生中最富浪漫遐想的年龄,又是从青年转变为成年的关键阶段,是接受新鲜事物最敏感的时期。莆一中的三年高中生活对我人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可以说,它为我人生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我人生事业的奠基石。 严谨办学风尚的深刻影响 我是 比如,学校非常重视每学期的期末复习考试,组织得很严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效果显著。大约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就开始发期末总复习提纲,有的学科课还没上完,就陆续在讲课前进行“10分钟小测验”(甚至不记分),以引起同学们对总复习的重视。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数理化学科一些综合性的重点例题有步骤地进行详细讲解,要求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从高二开始,数理化各科就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各类综合性例题、试题在各阶段复习考试中反复讲解和测试,使同学们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考试能够收到显著效果,与有计划、有步骤、环环相扣的组织管理有很大关系。又如,莆一中每届运动会,都会出成绩出人才,打破校、县、省纪录甚至打破全国中学生记录。在总裁判长 勤奋刻苦学习精神的深刻影响 莆一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风气:学生们普遍自觉勤学刻苦,好学上进,对知识如饥如渴,对学习不知疲倦,无形中同学们还在悄悄地互相攀比较劲,生怕自己落后。在莆一中有一种催人好学上进的无形力量,不知不觉地鼓舞你、鞭策你、推动你争分夺秒地学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晚自习温习功课、早自习预习新课的习惯,形成校园不怕困难、喜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记得读高一时,教我们化学的 从高一起我被推荐为班里的语文科代表。语 在莆一中所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我的人生事业起到重要作用。我从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必须坚持学习;必须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读书学习无止境,知识积累无止境。 我在大学学的是无线电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航天部却改行做政治工作,先后任团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在此期间,我就认真学习共青团业务知识、党建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还给党团员上辅导课、党课和团课等。后调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从事统战教育培训工作,我学习统战理论、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和中华文化等知识。从航天部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工作、实践、研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就加以归纳整理,撰写了《论疏导与心理》、《读职工队伍管理教育的六种方法》、《军工企业发展成品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加强对非公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训》等50多篇论文,并在报刊上发表;还主编《当代民营企业家》、《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学者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丛书》等书籍。这些成绩与年青时在莆一中养成喜爱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密切相关的。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的深刻影响 在莆一中高中三年,非常荣幸能够聆听莆田地区最著名的教师——江宗朴、赖汝楫、郑大 一是层次性。江、赖、 二是逻辑性。江、赖、 三是生动性。江、赖、 对莆一中老师教学艺术特点进行以上归纳肯定不全,这只是本人印象较深的一部分。但莆一中老师的教学风范和教学艺术特点却对我人生和事业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受到这些因素的感染和影响,本人也特别热爱教学、讲课等工作,特别热爱学校教育这一行;正因为如此,它成为本人从航天部调到中央统战部下属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也改变了我后半生道路的走向和轨迹。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民主党派中高级干部和无党派高层人士的高级党校。本人调到学院后,莆一中老师的师德、师风、师业等更成为我心中学习模仿的榜样,莆一中老师以上教学艺术特点更是我认真学习仿效的重要内容。后来我分管海外人士和民营企业培训等工作时,长期注重学习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管理问题,学习研究有关民营企业管理的各种资料,并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人士交谈等,研究总结出《民营企业管理“大厦”架构示意图》、《民营企业“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4种模式》、《市场营销的6个运作谋略和18种营销模式、方法和技巧》、《品牌运作发展的15条谋略》、《企业团队管理和基本工作方法15条》、《民营企业如何做实、做强、做大、做久》等课题,在本院以及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福建等几十个省市讲课,受到当地领导和企业界听课者的欢迎。现在我已退休,但还有一些社会兼职,有时仍接受咨询、应邀讲课或参加其他活动。如今我仍要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还要学习绘画、写字,参加书画活动。 我的人生和事业渗透着莆一中对我的教诲和培育。永远感恩莆一中!永远感恩莆一中的领导、老师和学长们! 注:作者是中国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正厅级干部、高级工程师。 一次难忘的赛事 1949届高中校友 柯大先 高中毕业前夕,我有幸参加校排球队,到仙游县打了4场排球比赛,算来已过去整整52年了,我要记下这次鲜为人知的赛事,借以缅怀我心中尊敬的 1948年秋,翁祖烈老师临时组织校男子篮排球队,赴仙游县和当地各中学进行友谊比赛,代表队一共9人(解放前是9人制排球),崔云荣、章玉成、姚金銮、柯在斌、林文傺、李玉环6位同学参加篮排球,我和郑金童、张景梅三个人仅参加排球队。 解放前仙游县公路破坏严重,莆田到仙游没有直达汽车,因此出发时是坐开往泉州的长途汽车,途经仙游郊尾,下车后再步行到仙游县城,我们就住在一所中学的临时招待室。这是首次县际之间中学校的球类比赛,可以说是首创,加上 仙游体育界也有不少莆田人,曾在莆中教体育的兰国光(兰锵校长之子),林兆煦两位老师这时已应聘在仙游任教,他们为这次比赛预先作了周到的安排。比赛是每天下午打一场,篮排球穿插进行。仙游县报和私人创办的小报,每天都作了详实精彩的报道,对莆中球队精湛的球艺,临场的作风多加赞扬,有署名记者发表评论文章,盛赞 仙游县各中学篮排球的水平参差不一,水平较低的学校只好借用外校的一两个球员,组成联队的方式应战,结果还是每场败北。最后一场告别赛是排球,他们竟组成了全县中学联队应战,苦战5局,他们赢了仅有的这场比赛,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全部赛程结束,莆中取得七胜一负的好成绩,当天下午 返回时, 注:作者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画院画家、研究馆员。 山 村 苦 学 1945届高中校友 陈德昌 考入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是在一九三九年秋季。由于日寇肆虐,学校已于上半年搬到离城区60华里的广宫山区。 因为名居榜首,贫寒的父母坚持认为我是可培养的子弟。“家贫子读书”,未及中年的母亲,抱着“教子成材”的宏愿,带着年稚的我,攀越沃柄岭,过石溪屣,步行一整天才到广宫,租居在山屋顶楼(底下是猪棚),以给其他师生洗衣、煮饭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母子生活,支持我的学业。 在山区,教室大抵是庙宇神殿改造,又湿又暗,寝室更不用说。没有蚊帐,晚上用砻糠(谷壳)起炉生烟驱蚊,满屋都是呛人的烟味。同学里“打三年寒”(疟疾)、生疥疮是常事。那时奎宁等特效药绝迹,只能用穿山甲等权当药品硬挨,致使同学体质受到巨大损害。有个同学因病给家里电话,最后说:“(话)讲完了,不讲了。”家里听错为“不会讲话了”。想孩子病到这个地步,心里又痛又急,连夜翻山过溪,来到山区学校探望,方知是虚惊一场。日寇残害我们这一代,何止是飞机炸、枪炮轰那赤裸裸的凶残手段!但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同学们一灯如豆,无书抄书,弦诵不辍,坚持学习。 在广宫读了一年,学校迁到离城区十里的下郑村,草鞋马,“高志”(草袋)饭,朝出暮归,步行上学,便成为多数同学的常规。有一部分同学分到离下郑两三里的吴公潭边的吴公祠上课(吴公祠祀吴兴,是建泗华陂开辟莆田南洋平原水利的莆田吴姓始祖,民间有吴兴斩蛟龙的传说)。当时还可以唱唱“风在吼,马在叫,青纱帐里抗日英雄逞英豪”,但不久就不准唱了,因为那是流行在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歌曲。如是又一年,才迁回城里原址校舍,我们已读完初中二年级,准备上初中三年级了。 初二这一年,母亲仍然随身照顾,代人洗衣煮饭,支持我的学业。 难忘母校情怀 1957届高中校友 蔡自兴 我们满怀喜悦,迎接母校莆田一中即将到来的百年华诞。作为莆田一中校友,就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我衷心祝愿母校更加意气风发,蓬勃发展,在建设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中学的征途上,与时俱进,再创佳绩。 母校百年华诞引发我对她的深深回忆。 从省莆中到莆一中 我是1950年夏季考入福建省立莆田中学(省莆中)的。当时,莆田只有一所公立中学,所以入学竞争十分激烈。那年,初中只招100名新生,我有幸考入这所名校,入初中部学习。第一学期时,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住在校外又没有人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初中读了一个学期后,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辍学在家务农。当时也没想到以后会再复学,所以就没有办理休学手续,实质上属于自动退学。我的老家在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西厝村(过去属灵川区),依山面海,属于沿海丘陵地。辍学期间,我种过地,放过牛,上山割草挑柴,下海捞鱼凿蛎,生活十分艰苦。例如上山割草,鸡鸣时就要起床,爬上山顶时天才亮;割好的草还要让太阳晒干,而此时我和姐姐就以带去的番薯加山泉为中餐。记得第一次我就挑了 辍学期间,正逢农村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我参加了许多大型活动,协助农民协会做些文书工作,因为当时我也算个小“知识分子”了。此外,我还成了农民夜校的小先生;也许,这称得上是我教学生涯的破天荒之举。1952年土地改革以后,乡村里的农民协会及其干部推荐我申请人民助学金回校继续学习。但是,我一年半以前辍学时并没有办理休学手续,应以“自动退学”处理。因此,我担心不能复学,心存侥幸地回学校试试看。令我没有料到的奇迹发生了,在我的学籍记录上竟然填有“休学”字样。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能复学,也就没有以后的整个中学和大学学习,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到底是什么回事呢?过了好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是一位好心的教务处职员 1952年秋季开学时,我进入母校初中一年级进行下学期功课学习,而且是插入最后一届春季班,初中一共只读两年半,因而免修音乐和图画等课程。也许,这导致我缺少艺术“细胞”。这时,学校已更名为福建省立莆田第一中学,后又去掉“立”字,称为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莆一中)。复学后,由于受过艰苦劳动锻炼和土改运动的教育,我懂事多了,求知若渴,好学上进,在莆田一中这一育才摇篮里不断茁壮成长。 育 人 佳 境 50多年前的莆田一中当然昔非今比,但其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却是当时全县最佳和全省优良的。整洁明亮的教室,藏书可观的图书馆,宽阔的运动场和学校旁边天九湾的天然游泳场,这些与学校天然屏障旧城墙上的成片常青大树,构成一幅多彩、美妙、宜人的校园画卷。 莆田一中历届领导有胆有识,工作出色,带领全校师生不断开拓前进。莆一中更是名师云集之地,拥有像江宗朴、赖汝倬、赖汝楫、郑大成、黄国章、翁祖烈、黄永清和刘敦琳等一代名师。正是老师们用他们的心血浇灌了校园之花,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建设人才。从莆一中进入全国知名大学,而后又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的兴化学子,数以万计。 莆田一中学生素以勤劳、好学、朴素著称。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书育人摆在第一位。校园内学风优良,到处都能感受到学子们努力学习、蓬勃向上的氛围。当时,学校上下一心,努力贯彻毛主席的“三好”指示,为培养“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国家建设接班人而努力。 这些活生生的场景,又构成了一幅朴实、向上、和谐的校园画卷。 在母校莆一中的学习生活,为我的大学学习以及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母校“雷打不动”的课间操、书香浓厚的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如同母校其他班级一样,我们班级也经常开展学习经验总结和心得交流活动,用科学方法指导学习,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上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好局面。我的学习也一直处于上升和上等状态。 意 志 磨 练 莆一中也是一处磨练意志的好地方。时过境迁,现在人们可能难以领会上世纪50年代初期福建“海防前线”的真实含义。那时,大陆的空防仍不够强大,台湾的敌机经常骚扰福建沿海,甚至实施轰炸。福州的“八一七”大街就是一条被炸毁后又重建取名的大街。莆田处于海防最前线,敌机经常来袭,而且飞得很低。为了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莆一中师生在校园内修筑了防空壕。警报一响,大家就有序地进入事先规定的区段。有时,一天要拉响好几次警报,我们就要躲入防空壕好几次。 我在莆一中读书时,在校园侧面绕过的福厦公路是条“一级战备”公路,既不是水泥路,也不是柏油路,而是由石头加“三合土”铺成的,路面上有层粗沙。无论是严冬酷暑或是风吹雨淋,每天早晨我都坚持打赤脚从学校出发,在天九湾木桥与阔口(木兰溪)大桥之间往返跑步。尤其是寒冷的冬晨,脚底用劲踩踏在粗沙上,多少有些痛感的。不过,这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莆一中毕业后近五十年来,无论我走到何方,在国内或国外,我都坚持“全天候”的早晨锻炼。这不仅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而且还提高了体育运动成绩。后来我在大学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田径队和陕西省田径队队员,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上百次,均获得好成绩,其中包括西安市体育运动大会 我因家庭经济困难休学过的经历,说明我家经济是很困难的。从复学开始至高中毕业,主要还是靠人民助学金维持我的学习和生活的。在莆一中学习期间,每个周末我都要花10来个小时赤脚往返50多公里路,回家去挑鲜红薯到学校作为一星期的口粮。星期六下午回到家里时,夜幕早已降临了,独自走在山间僻壤,既不知道也不可能去想什么叫害怕。 我们常常听说:困难是最好的老师。对此我深有体会:困难不仅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更能培养战胜困难的精神。经过困难环境考验的人,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只有懂得艰难困苦的人,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大好形势。 母 校 恩 重 在莆一中这个优良的育人环境中,我得到了党、政府、人民、学校 自复学后,我越来越懂事了,不仅刻苦学习,讲究学习方法,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达到优秀标准,而且关心集体,主动为班级为学校服务。初一下期和初二时,我的学习仍然困难不小,但由于自己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十分显著。初三时,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高一到高三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班长和团支部书记。1956年,我被学校评为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授予在共青团团旗下个人照相的荣誉,并代表莆田一中一千多名同学到泉州市出席晋江地区首届“三好学生”代表大会(当时的莆田县归属晋江地区专署管辖)。 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时,语文科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母亲”。早在我7岁时,无情的瘟疫就夺走了我母亲的生命。在作文中,我如实地描述母亲的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等优秀品德以及她对我的伟大母爱,并在文章的最后点题道:虽然我的母亲早已不在人间,但是党和学校就是我的新母亲,我在党和学校的怀抱中幸福地茁壮成长。是啊,母校莆田一中及其老师不但传授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更给了我母亲般的爱。母校莆田一中对我真是恩重如山!在2003年母校乔迁新校区时,我曾题赠“恩师情深似海,母校爱重如山”,以表达我对母校 高中毕业离开母校至今近50年了。由于学习和工作忙碌,我很少回家乡探亲。不过只要回家乡,我总要安排时间到母校看看。无论是正式受邀访问,或是带着家属不期而至,每次都重温了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的深情。2002年应邀出席莆田学院挂牌仪式时,我还回母校向学校领导和师生汇报学习和工作,得到母校的再次鼓励与关爱。 师 生 情 深 母校有一支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他们爱岗敬业,德艺双馨,为人师表,爱生如子。他们是莆田一中这块教育园地上用心血浇灌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 我的初中班主 高中班主 十分幸运能够有一批名师为我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的形象令我难以忘怀。 正是这个一流的教师群体以及他们的辛勤培育,使我们莆一中的学生得到全面素质教育,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师恩浩荡,永誌弟子心中。当2003年教师节前夕,我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我突然发觉:我在教学岗位上的许多做法和特点,都是继承了母校一代名师群体的“基因”。恩师们忠诚教育事业的品德将由他们的弟子们继承下来,并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学 友 谊 长 1957年夏季,我从母校第25届(即57届)高三甲班毕业。全班53位同学,除了程兆鹏同学与我同上海交通大学,李文明同学大学毕业前夕在南京工学院相会外,其他同学毕业后都未曾相见。直到2005年正月初五,托永清老师的福,在庆贺他90华诞时,我班部分(22位)同学在莆一中老校区重逢了。见面时那股高兴劲真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虽已年逾花甲、两鬓斑白,大家却都乐得像孩子一般,好像一下子年轻了50岁,却老返童到中学岁月。我们为永清老师祝酒,祝他健康长寿,并相约10年后再欢聚一堂共庆恩师百岁诞辰。我们合影留念,印制了纪念相册和通讯录。我还与画家王琛銮同学互赠书籍纪念。这次活动后,我还与一些同学通电话,补述学友情意。方春远同学组织了这次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和贡献,得到同学们称赞。 正月初五下午,龚松彬同学陪同我参观了母校老校区,不时拍些照片以作纪念。松彬同学是我高中同班同学,也是莆一中初中同班同学。晚上,我们临时联系上的初中同班12位同学在莆田市侨联欢聚。自1954年从母校初中毕业以来,50多年过去了,大家很少往来,甚至未曾再见过一面。但是,这天晚上见面后不久,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都在回忆50年前同窗求学的往事,好像大家都还是15岁左右的小青年。我们愉快交谈,频频举杯相互祝福,三五成群地拍了不少数码相片,还请照相馆拍了合影,并给合影题名为“别后50年,学友喜相逢”,既记载了一段历史,也表达了同学们的真实心情。 第25届高中有6个班,排为甲、乙、丙、丁、戊、己,总计300多位同学。己班的林启鹏同学,在莆一中时与我就关系甚好。当时,他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我任团支部书记,是“上下级关系”。记得毕业那年高考后,我们两人还坐在莆田体育场足球场内,交谈高考作文问题,并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高考后,他入清华大学学习自动控制,我到交通大学学习自动控制,大学毕业后两个人又都分配到长沙工作。异地与学友长期交往,同学、同届、同乡、同行,又在同一城市工作,这是一种特别珍贵的友谊。直到两年前他退休后到国外和女儿团聚,在40年时间内,我们经常往来,两家之间的关系也很好。现在虽然相隔万里,各在一方,每年新年到来时,都要互致祝愿! 100年只是人类历史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母校莆田一中来说,却是她诞生、成长和不断发展的辉煌年代。50年是人生经历的一笔浓墨,记录了一个人的求知、成才和不断奉献的峥嵘岁月。今天,离别母校50年的学子祝贺母校100年华诞,真是喜上加喜,乐中添乐。我们为有莆田一中这样的母校而感到骄傲,为她的辉煌历史、耀眼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引以为荣。 母校的第二个100年一定会更加美好,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学——莆田一中,将屹立在兴化大地上,英姿焕发,抚育一批又一批祖国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再续辉煌篇章! (2006年4月初于长沙中南大学) 重教兴学精神赞 ——记莆田一中的校风 1966届高中校友 江知礼 名闻遐迩的莆一中,历来是莆田人的骄傲,也是文献名邦重教兴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我有幸作为66届高中毕业生,对当年一中的校风至今仍记忆犹深。 进入莆一中,第一个星期六晚上,几乎所有寄宿生和城厢及近郊的同学不约而同自发集中到本教室捧书自习。大家认同一中的考题灵活性强、综合性高。为尽快适应,不得不自加压力,格外用功,在无边学海面前,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啰!初次走进学校图书馆,就被那如饥似渴、聚精会神的忘我景致所吸引。大家都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言作为座右铭,孜孜求学,拼搏进取。 当时的莆一中,齐集着莆田教育界许多知名人士,汇聚成一支强劲过硬的师资队伍:化学老师江宗朴,数学老师郑大成、黄永清,物理老师黄明哲,语 在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著名学府内,政治气氛亦格外浓烈。当年保尔、雷锋、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林兰英等都是我们心目中崇拜的人物。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对工作和事业的挚爱,对祖国及人民的奉献,均深深感召、鼓舞着我们珍惜年华努力学习报效社会主义祖国。 使人难忘的是,闻名海内外的母校还把体育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雷打不动的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体育课,加上课内、外的体育赛事及校运动队的训练,整个沸腾的操场上气氛之活跃,独步当时,无与伦比,显现出一个个生龙活虎般的体育活动场面。另外,在体育组的精心组织下,自1953年起,每学期举办一次校运会,每个师生皆踊跃参赛。当时我颇感惊诧,想不到体育活动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学生普遍精力充沛,学有余力。班内学业佼佼者,大多是体育爱好者,不少还是体育尖子。母校将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处理得尽善尽美,恰到好处,每年都为体院等输送了一批体育英才,多次荣获国家级的体育表彰。 愿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注:本文刊登于 从莆中到清华 1957届高中校友 方宗銮 初识莆中母校 斗转星移,我离开莆一中已经55年了。从莆一中校园走出的莘莘学子,亲昵地称她为自己的发祥地。这浓郁的情结,只有当年在这里度过寒窗的人,才能体味到。 55年前,一个腊月的冬日里,从莆田城郊一处叫阔口村的地方,走来一位身着补丁蓝色衣服的农家少年,来到莆田中学教务处后院那棵老白玉兰树下,立志报名投考莆田中学,那是少年生平第一次认识这梦寐以求的中学校园,后来竟成为我科技人生的扬帆之地。 那位少年便是我,如今已经双鬓染白,尽管岁月悠悠,不过我仍能十分清晰地忆起55年前那天的情景。 大概是由于雨后放晴之故,那天老白玉兰树格外垂青我们这些前来报名投考的小学毕业生,她发出的阵阵幽香格外袭人,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格外钟情地迎接这位来自城厢小学的少年。 果然名不虚传,莆田中学幽静、高雅、脱俗不凡、秀色可餐,的确是做学问的好地方。这是莆田中学留给我的良好印象。 报名后不久,大约是在1952年春节前,由于当时是各中学单独招生,莆中名气最大,所以招生考试总是殿后,作为压轴戏放在最后举行,约有2000余名应试考生汇集在莆田中学的万世师表的大成殿(俗称孔子殿)内,角逐进入莆中的100名录取名额,录取比例不到1:20。 平时大殿内光线昏暗,考试那天,几盏汽油灯悬空高挂,照亮每位考生略显紧张的脸庞。我作为城厢小学的应届春季班毕业生,参加了这次关系人生命运的角逐。 冬日融融,大约过了20天左右,也就是莆中招生考试结果揭榜的那天,清秀的小楷毛笔字端端正正地记下这100名正取考生及几名备取考生的名字,被墙上的玻璃框庄严罩住,挂在教务处对面老白玉兰另一侧的墙壁上。 放榜那天,只见考生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人引颈仔细凝视着,生怕由于疏忽把自己名字漏掉。我虽然也小心翼翼努力扫视着,终因个头过低,加上被拥挤的人群推搡着,始终无法知晓那连结命运的100人正取名单中是否有我的名字。好在城厢小学同学中有几位个头高些的,帮我仔细搜索,当被告知榜上确有我的名字,且处在第13名的位置时,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一个多月的勤奋复习得到了回报,我终于获得了当时莆田人非常向往的莆中录取入门证。 峥嵘的求学岁月 莆中果然名不虚传,不但校园环境优美、清幽宁静,而且教师队伍中许多都是出类拔萃的名师,我心中暗喜,有这么好的师资力量,加上优质的生源,培养英才的摇篮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莆一中五年半求学生涯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校园中心那个石砌的泮池小荷塘,以及后来落成的图书馆。 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休息日,我常常漫步在泮池小荷塘石拱桥上。微风吹皱池中那涟漪荡漾的水面以及倒映在池中的墨绿荷叶的靓影。水下的小泥鳅欢乐地穿梭戏游,柔缓的和风妩媚地摇曳荷叶,送来荷花叶脉含羞吐出的清香,蜻蜓们在荷叶上嬉戏,活泼而敏捷。我紧张的学习神经此刻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图书馆是我手不释卷增长知识的温馨之家。每逢课余,甚至是课间的短短几分钟,一路飞跑钻进那宁静的图书馆阅览室,浏览各色杂志报刊,许多阅览桌上都留下我在知识海洋遨游后的汗迹,以及贪婪吸吮知识乳汁后在杂志报刊上留下的指纹。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墙上那幅伟人卡尔·马克思的著名誓言:“在科学的大道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些敢于在崎岖道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格言后来成了我人生奋斗的座右铭,化作我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驱动力。 夏日,图书馆前几颗桂圆树,一串串硕大的桂圆果子压弯了枝头,尽管人们无需伸手只要引颈张嘴便可吸食甜美的桂圆果子,但却无人做出有损校规校风的越轨行为,莆一中良好的校风由此可见一斑。 莆一中教师们一流的教学水平,耐心的释疑解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辅导,处处闪烁着名师的才智光芒。 我们初中二年半,班主任兼数学课一直由 初中时期的地理老师蔡景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上课前他往往先在黑板上熟练画下新课的区域地图,画图形状极其逼真,大山、河流、矿藏资源、铁路、城市等地理内容课堂上边讲边填,既有条不紊又把知识梳理得极其系统好记,听完他讲课之后,无需复习,地理知识已烂熟心中,牢牢地烙在脑海中。我之所以能在耳顺之年,仍然对中国及世界地理知识成竹在胸,并能脱口说出相关的地理知识, 初中的平面几 莆一中高中三年的教师更是名师荟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化学教师江宗朴,数学教师赖汝楫和黄永清,俄语教师何尚友,物理教师黄明哲、语文教师田春霖等。我之所以能在五十余年之后仍熟记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教学效果给我留下极深印象而难以忘怀。 化学老师江宗朴当时承担高三毕业班六个班的繁重的教学工作量,还要亲自批改300多名学生的作业,亲自评阅300余名学生的试卷(大考每学期2次,小考每周一次)。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他关于氧化还原难易程度的顺序口诀:“钾钠钡锶钙,镁铝镉锰锌,铬铁钻镍锡铅锑,铜汞银铂金。”读起来琅琅上口,极易记住。莆一中高考的化学平均成绩能比外省市高出不少, 平面三角学老师赖汝楫,教学善于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听他讲课,大家全神贯注,鸦雀无声,简直就是一场尽情吸吮知识乳汁的绝好享受。 代数学老师黄永清,据说在教我们代数之前曾任会计工作,正如真金子即使暂时被埋在泥中,总有闪闪发亮的时候, 俄语老师何尚友,据说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留学生,初中时教我们英语,高中时教我们俄语,俄语并非他的本行专业,他戏称自己教俄语是边学边教,由于原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加上极端负责的教学精神,俄语教学效果相当不错,我入清华之后,俄语能与外省市名牌中学考生齐步, 物理学老师黄明哲,当时负责1957年那届毕业生的高中物理总复习工作,当时他刚调到莆一中不久,我对他并不熟悉。当时我对全电路欧姆定律虽然从表面上看也似乎懂了,但对深层次的物理学原理存在一些理解不透的感觉,于是反复找 语 记得高中作文,每次他都认真批阅。读到学生作文精彩落笔之处,他会情不自禁地挥起毛笔在旁边加上红色的圆圈与眉批等鼓励之语,我也有幸获得数次。今天细细品味,那蓝色的作文笔迹,是我们这些求学者奋发进取的行行脚印,而 由于年代久远,时隔50余年,加上当时在莆一中辛勤耕耘的任教名师实在太多,加上有些名师又不曾担 我之所以用“挺进”二字,是因为当时与全国中学名校,如北京四中、苏州高中、福州一中等相比,我们莆一中仍存在差距。要想考入清华、北大这两所全国名牌大学,与他们齐头并进,必须要有“挺进”的勇气,付出加倍的努力。 1957年7月,我从莆一中高中毕业。从1952年1月考入莆田中学算起,我在母校总共度过五年半的求学时光,这五年半的学习,莆一中为我铸下较坚实的数理基础,培育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播下了我顽强拼搏做学问的精神种子,莆一中是牵引我进入科学殿堂的乳母。 1957年,临届紧张的高考前夕,时任我高三(乙)班主任的黄荫藻老师,得知我对北京清华大学怀有向往之情,但又缺乏勇气与自信,正处在犹豫之中时,黄老师及时果断地鼓励我说:“你已具备向清华大学目标冲刺的实力,只是你对自己实力估计还有些过于缺乏自信。”在她的一番发自肺腑之言的鼓励之下,我把高考志愿从西安交大转移到清华大学,开始向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清华园挺进。 高考前一夜,我因家中无计时时钟总担心第二天高考迟到等原因,一夜失眠,是以昏昏沉沉的状态走入高考考场的,结果第一天语文科与化学科的考试发挥不够理想,一些本不该失分的题目也失误了。 1957年8月,与我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母校校友还有:陈景亮、赖德铭、林启鹏、黄荔华、李佳特、程兆芬。那届总共有300余名毕业生,考入清华的共7人。另有4人考入北大,他们是:林鸿生、陈树霞、蔡荣庆、王琛銮,其中王琛銮为北大中文系文科专业,陈树霞系往届生。 结 束 语 感谢母校,在我青少年求学道路上,为我注入丰富的知识营养,为我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莆一中是我生命航船中的重要动力。 莆一中啊!你培育了无数学子,学子们也不忘你的培育之恩,为你争气增彩。你为我们科学腾飞蓄积最初的能量,又是塑造我们科技人生的母亲!正如壶公山的巍巍雄姿,木兰溪的浩淼碧波一样,是莆田人引为自豪的山水,在莆一中学习的日子,成为我们生命中值得骄傲的华章。 今天,在你百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这些散布在祖国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没有忘记你曾经给的栽培之恩,他们或是亲自回到你的身边,或是用《梦绕莆田一中》的追忆文章,让文思千里迢迢飞到你的身旁,宛如赤子投入母亲的怀抱。 尽管岁月洗净我们的稚气,无情地染白我的双鬓,但却无法冲淡我对母校莆一中的浓浓情思。 最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莆一中母校对我人生影响的话,那便是母亲是培育我对科学产生兴趣和恪守一生做人道德情操的最初园丁。如果说我们每人后来能为国家科技强国做出一点微薄贡献的话,母校的培养功不可没。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