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读《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有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读《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有感

                                                                                                                          让实验成为化学课堂的“灵魂”:

                                                                                                                                                化学组   郑丽娥

    捧着郑长龙教授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仿佛推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大门。不同于以往侧重操作步骤的实验指导书,这本书从“教学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既解答了“实验教学教什么”的基础问题,更回应了“如何让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层命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书中的观点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我过往实验教学中的误区,也让我对“实验如何赋能学生成长”有了全新的思考。

 

    书中关于“实验教学不是‘照方抓药’”的论述,彻底颠覆了我对实验课的认知。此前,我的实验教学多围绕“教材规定实验”展开:提前准备好器材、列出详细操作步骤,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完成,最后记录下“标准答案”式的实验现象。我以为这样能保证实验效率,却忽略了实验最本质的价值——探究。书中提到:“实验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而非机械重复操作。”这句话让我警醒。在后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我不再给出详细步骤,而是让学生先思考“如何准确配制100mL 0.1mol/LNaCl溶液”。学生们围绕“如何选择仪器”“如何减小误差”展开讨论,有人提出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有人则质疑“托盘天平的精度能否满足要求”;有人忘记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最终浓度偏低。正是这些“不完美”的尝试,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定容”“洗涤”等操作的意义,而非死记硬背步骤。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误差来源”时,眼中的兴奋远超以往“顺利完成实验”的满足——原来,实验的价值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探究”的过程。

 

书中对“实验安全教学”的深度解读,也让我重新审视了实验课的“底线”与“温度”。以往提及实验安全,我多是课前强调“不准触摸药品”“不准违规操作”,课后批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却从未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理解安全的意义”。郑长龙教授在书中指出:“实验安全教学不是‘禁止清单’,而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做’,并学会‘如何安全地做’。”这一观点让我改变了教学策略。在“浓硫酸的性质”实验前,我没有直接强调“不准将水倒入浓硫酸”,而是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将少量水倒入浓硫酸中,让学生观察“液体沸腾飞溅”的现象;再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搅拌,观察“液体平稳升温”的过程。随后,我们一起分析两种操作差异的原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若将水倒入浓硫酸,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会导致液体飞溅。通过“看得见的危险”,学生不仅记住了操作规范,更理解了“规范操作”背后的化学原理。此后,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自己会遵守安全规则,还会主动提醒同伴“浓硫酸要慢慢倒”,安全意识真正内化为行动自觉。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意识到:化学实验不是课堂的“点缀”,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它不仅是验证理论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郑长龙教授用大量真实的教学案例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优秀的实验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做实验”,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思考”。它让我明白,作为化学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实验”,更要引导学生“为何做实验”“如何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这才是实验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

 

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带着书中的思考,重新设计每一节实验课:减少“指令性操作”,增加“探究性任务”;弱化“标准答案”,关注“思维过程”;将实验安全从“被动强调”变为“主动理解”。我希望让我的化学课堂,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场”,而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奥秘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培养科学的素养,真正实现“以实验育人”的教学目标。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