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规律中寻诗意,于课堂上见智慧 ——读《物理教学的艺术与智慧》有感 莆田一中物理组 王金伙 捧着《物理教学的艺术与智慧》,仿佛与一位深耕物理讲台数十年的前辈促膝长谈。书中没有晦涩的教育理论堆砌,也没有刻板的教学模式说教,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一句句通透的实践感悟,拆解着物理教学的“门道”。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十多年,我曾困于“知识点讲不透、学生听不懂”的困境,也曾苦于“实验课热闹却无实效”的尴尬。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物理教学绝非公式定理的机械传递,而是用智慧架起“科学规律”与“学生认知”的桥梁,在严谨的逻辑中注入艺术的温度。 “把抽象概念‘具象化’,是物理教学的第一重智慧”,书中这一观点精准戳中了物理教学的痛点。高中物理中的“场”“波”“能量”等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成为学生的“认知壁垒”。过去我讲解“电场强度”,习惯从定义式E=F/q出发,推导单位、强调矢量性,可课堂上学生迷茫的眼神告诉我:他们记住了公式,却不懂“场”为何物。 书中提到的“生活原型映射法”给了我极大启发。我重新设计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弹簧测力计测拉力”入手,提问“手未接触测力计,力为何能传递?”引出“无形的相互作用”;再展示带电小球相互排斥的实验,类比“磁铁周围的磁场”,让学生感知“电场”的客观存在;最后用“密集的点表示暴雨,稀疏的点表示小雨”类比电场线的疏密,解释场强的大小。当学生能用“电场线像地图上的等高线,描述看不见的电场”来总结时,我真切体会到:抽象的物理概念,本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教学的智慧便是找到这把“转化的钥匙”。班里曾对物理极度抵触的小雯,在课后日记里写道:“原来电场不是天书,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却真实存在。” “让实验成为‘探究的起点’,而非‘结论的验证’”,这一论述颠覆了我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知。以往的实验课,我总怕“出意外”,习惯提前演示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甚至预设实验数据,学生只需“照方抓药”。可这样的实验,看似顺利,却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正如书中所言:“没有困惑的实验,只是一场机械的操作演练。”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我尝试践行书中的理念。摒弃“先讲定律再做实验”的模式,我直接抛出问题:“重物自由下落时,动能和势能会怎样变化?总量是否不变?”给学生提供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等器材,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不少小组测出的“机械能总量略有减少”,与“守恒”的预期不符。正当学生沮丧时,我引导他们分析误差原因:“空气阻力是否可以忽略?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如何影响结果?”学生们纷纷动手改进:有的换用更重的重物,有的调整纸带安装角度,甚至有小组通过计算摩擦力的功,修正了实验数据。 这场“不完美”的实验,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是理论上的“绝对守恒”,而是忽略次要因素后的“理想化模型”。更意外的是,有学生提出“如果在真空环境中做实验,结果会怎样?”,延伸出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深度讨论。这让我明白,实验的智慧不在于追求“完美结果”,而在于让学生在动手、质疑、修正中,亲历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真正掌握“从现象到规律”的科学方法。 书中强调的“用学科思维滋养成长”,让我对物理教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物理不仅是知识体系,更蕴含着“建模与简化”“推理与验证”“守恒与对称”等独特的思维方式。过去我过于关注“解题技巧”,却忽略了这些思维方式对学生成长的长远价值。 讲解“牛顿运动定律”时,我不再局限于“已知受力求运动”的题型训练,而是结合书中案例,引导学生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到牛顿的逻辑推理,让学生明白“忽略摩擦等次要因素”的建模思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分析“碰撞问题”时,通过对比“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让学生理解“动量守恒”是跨越不同场景的普遍规律,培养其“抓主要矛盾”的思维习惯。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变化:他们开始用“受力分析”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平衡问题,用“能量转化”的思路解释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甚至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学会了“拆解问题、建立模型”的方法。这正如书中所说:“最好的物理教学,是让学生带走的不仅是公式,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合上书页,书中的案例仍在脑海中回响。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物理教学的艺术,在于将冰冷的规律转化为温暖的认知;物理教学的智慧,在于用学科的魅力滋养学生的成长。十多年讲台岁月,我曾以为自己教的是物理,如今才明白,我真正在教的,是让学生用科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理性的思维理解生活。 未来的教学之路,我将带着书中的启示,在“具象与抽象”间架桥,在“实验与探究”中引航,在“知识与思维”里扎根。让物理课堂不仅有公式的严谨、实验的趣味,更有思维的深度与成长的温度,这便是我作为物理教师,对“教学的艺术与智慧”最真切的践行。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