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律而行,成就非凡 ———读《领导力21法则》有感 莆田一中 林海君 “领导力”一词,常让人联想到商业巨擘或政坛领袖,似乎与普通人的日常相去甚远。然而,作为在教育领域耕耘的一员,读完约翰·C·马克斯维尔的《领导力21法则》,我深刻地认识到:领导力并非位高者的专属特权,而是一种影响他人、驱动正向改变的能力,它无处不在,尤其适用于塑造灵魂的教育工作。这本书并非枯燥理论的堆砌,而是将领导力解构成21条清晰、可实践的法则,如同一幅详尽的航海图,指引着任何渴望提升影响力的人驶向更广阔的海域。我的感悟,主要凝聚于以下几点。 一、 核心法则的震撼:领导力的基石并非权力 在诸多法则中,有几条对我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重塑了我对“领导”的认知。 1. 影响力法则:领导的真正衡量标准是影响力,而非职位。 这是全书的基石。在教育环境中,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校长管理学校,班主任管理班级,是职位赋予了领导力。但马克斯维尔明确指出,如果你不能影响他人,人们就不会追随你,那么你所谓的“领导”也只是空有其名。反观优秀的教师,即便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也能通过其人格魅力、专业素养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深刻影响着整个班级甚至年级的学风。这让我明白,追求一个更高的头衔远不如踏实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来得重要。真正的领导力,始于赢得学生和同事内心的认可与信任。 2. 过程法则:领导力非一日之功,源于日积月累的持续提升。 我们往往只看到卓越领导者台上的光芒万丈,却忽略了他们台下数十年的坚持与积累。“过程法则”如同一剂清醒剂,它告诉我们,领导力的培养是每日进步一点点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旅程”。这让我放下了“急于求成”的焦虑。无论是课堂管理技巧、与家长的沟通艺术,还是课程研发能力,都需要我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耐心地、有意识地去打磨。每一天的阅读、每一次的课后反思、每一场与同行的交流,都是在为我的领导力大厦添砖加瓦。 2. 导航法则:谁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领导者能设定航线。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成长的“导航员”。这一法则强调,真正的领导者能看清前路,为团队设定清晰、可达的目标。在班级管理中,这意味着我不能只是被动地处理问题,而应主动为班级描绘一个共同的愿景——比如,“成为一个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所有的班级活动、制度建设和文化营造,都应围绕这一愿景展开。同样,在备课组或教研组中,一个具备导航能力的教师,能帮助团队明确教研方向,避免在琐事中迷失。 4. 增值法则:领导者通过服务他人增加他人的价值。 这与“教育即服务”的理念不谋而合。最强大的领导力,源于真诚地希望帮助他人成功。作为教师,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为学生“增值”——不仅是知识的增加,更是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塑造。当我们专注于如何让团队成员(包括学生和同事)变得更好时,他们自然会被吸引并愿意追随。这种“利他”式的领导,比任何基于权威的命令都更具凝聚力和持久性。 二、 法则在教育场景中的映照与运用 将21条法则置于教育这片土壤中,它们立刻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盖子法则:一个教师或班主任的领导力水平,就像一只盖子,决定了其所带班级的发展上限。一个安于现状、缺乏影响力的老师,很难带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班级。因此,提升自我,就是抬高班级发展的“天花板”。 吸引力法则:你只能吸引和你相似的人。一个乐观进取的教师,自然会吸引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生;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其班级的阅读氛围往往更加浓厚。这提醒我,欲要改变学生,必先修炼自身。 尊重法则:人们通常愿意追随比自己更强的领导者。在学生面前,展现扎实的学科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公正的处事原则,是赢得他们尊重和追随的根本。 动势法则:领导者能创造趋势,激发“飞轮效应”。当一个班级在纪律、学风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时,任何新的积极举措都会事半功倍。而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就是在最初推动那个沉重的“飞轮”,创造出最初的“动势”。 三、 反思与整合: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通读全书,最大的挑战不在于理解这21条法则,而在于如何将它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意识到,领导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些法则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例如,没有“过程法则”中的长期坚持,就无法积累起“影响力法则”所需的资本;若不遵循“增值法则”服务他人,也就无法真正赢得“尊重法则”中的威望。 对我而言,未来的实践路径将围绕以下三点展开: 1. 向内求索,持续投资自我:坚定不移地践行“过程法则”,将个人成长作为一切影响力的源头活水。 2. 向外洞察,学会导航愿景:在教育教学中,更有意识地为学生和团队描绘清晰、动人的发展图景,激发内在动力。 3. 向旁服务,专注为他人增值:时刻提醒自己,领导的终极目的是成就他人。在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每一次互动中,思考如何能为对方带来积极的价值。 《领导力21法则》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在影响力认知上的不足,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它让我坚信,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且应该成为一位领导者——不是在官僚体系中,而是在自己的教室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通过卓越的影响力去引领学生的成长,去带动同伴的进步。掌握这些法则,并非为了驾驭他人,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服务教育这一崇高的事业。驭律而行,方能在这场塑造灵魂的旅程中,成就学生,亦成就一个更具影响力的自己。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