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书页间寻教育真谛,在实践中守育人初心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书页间寻教育真谛,在实践中守育人初心

——读《爱的教育》有感

莆田第一中学 黄建芬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以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记录了一学年内校园、家庭与社会中的100多个平凡故事,核心是通过师生情、同学情、亲子情与社会温情,诠释“教育即爱”的本质。

 书中没有宏大理论,全是具体场景:比如同学卡罗纳失去母亲后,老师与同学用陪伴传递温暖;成绩优异的德罗西主动帮基础弱的同学补课;安利柯的父亲通过书信引导他理解善良与责任。这些故事以孩子的口吻写就,真挚细腻,既适合学生阅读以培养共情力,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用爱育人”的实践参考,是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教育经典读物。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曾无数次在课堂上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传授知识的严谨,是纠正行为的严厉,还是引导成长的温柔?直到再次翻开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那些以日记形式记录的校园故事,那些流淌在文字里的真诚与温暖,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边界,也让我在育人之路上,重新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与力量。

 《爱的教育》以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串联起师生情、同学情、亲子情,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用一个个平凡的片段,诠释了“教育即爱”的深刻内涵。书中的老师佩德罗,从不会用严厉的批评对待学生,而是用讲故事、谈心的方式,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明白道理。当学生犯了错,他会先倾听背后的原因;当学生遇到困难,他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日常:面对学生上课走神,我是否曾不问缘由地批评?面对学生作业拖沓,我是否曾只看到结果而忽略过程?书中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我过往教育中的急躁与疏漏,也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管教”,而是平等尊重的“陪伴”。 

最让我触动的,是书中“卡罗纳”的故事。卡罗纳失去母亲后,整个人陷入悲伤与沉默,佩德罗老师没有让他强行融入课堂,而是在上课时特意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同学们也主动围过来,分享自己的画册、零食,用无声的陪伴温暖他。这个片段让我想起自己班上的学生小宇——父母离异后,小宇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一落千丈。以前我总想着用“督促学习”的方式帮他,却收效甚微。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改变了方式:课间时陪他聊喜欢的篮球明星,班会课上鼓励他分享打球技巧,当他在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奖项时,我带着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渐渐地,小宇的眼神重新有了光彩,上课开始主动举手,成绩也稳步提升。原来,教育中的“爱”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细节里的理解与包容——当学生身处困境时,先温暖他的心灵,再点燃他的动力,这才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书中还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对“同学情”的刻画。安利柯和同学们之间,没有攀比与嫉妒,只有互助与扶持:成绩好的德罗西会主动帮基础弱的同学补课,身体强壮的柯莱蒂会帮生病的同学打扫卫生,大家在学习中竞争,在生活中友爱。这让我开始重新设计班级活动:我组织了“学习小组互助计划”,让不同学科优势的学生结对帮扶;开展“班级故事分享会”,鼓励大家讲述彼此之间的温暖小事。慢慢地,我发现班级氛围变了——以前课间总有人因为抢座位争吵,现在会主动为同学占好方便学习的位置;以前小组合作时总有人推诿,现在大家会主动承担任务。看着学生们互帮互助的样子,我忽然明白,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懂得爱、学会爱的能力。当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被爱与被需要,他们才能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此外,书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安利柯的父亲从不会用“你要怎样”的命令式语气,而是通过写信、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安利柯理解“尊重”“责任”“善良”的含义。比如看到安利柯对体力劳动者不礼貌,父亲没有批评他,而是带他去体验工人的工作,让他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光荣;看到安利柯浪费时间,父亲会写下“时间就像流水,一旦逝去就不会回来”的话,让他自己领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从来不是割裂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用“爱的方式”教育孩子。于是,我开始定期与家长,分享《爱的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建议家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少用批评与指责;多陪伴孩子参与实践,少用说教与灌输。当家长们开始改变教育方式,我发现学生们在学校的状态也变得更积极——以前总有些学生因为害怕家长批评而隐瞒错题,现在会主动和家长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以前有些学生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现在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爱”为纽带同频共振,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环境。

 重读《爱的教育》,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找回了作为教师的“初心”。教育不是一场追求分数的竞赛,而是一段用爱浇灌、用心陪伴的旅程。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梦想。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用理解的爱化解他们的困惑,用包容的爱接纳他们的不足,用鼓励的爱点燃他们的梦想。

 如今,我会把《爱的教育》放在办公桌的显眼位置,每当教学中遇到困惑,就翻开读一读。那些温暖的故事,总能让我重新静下心来,以更温柔、更坚定的姿态面对学生。我知道,教育之路漫长且艰辛,但只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育人篇章。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