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吴清清
捧读《数学欣赏·必修第三册》,仿佛置身于数学应用的广阔天地。本册书聚焦于算法、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等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内容,以“欣赏”为线索,串联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诸多触点。作为莆田高中数学教师,阅读此书的过程,是一次对“数学应用价值”的深度挖掘,也为我在打造“应用导向”的课堂提供了丰富灵感。
“算法与程序的欣赏”章节,是本册书的一大亮点。它不再将算法局限于“步骤描述”,而是通过“算法的历史演进”等内容,展现算法的实用价值与发展活力。书中介绍了莆田鞋企运用算法进行“生产流程优化”的案例,从原料采购的最优路径算法,到生产线上的工序调度算法,详细解析了算法如何为企业降本增效。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鞋企生产主管”,运用书中所学的“排序算法”“递归算法”等知识,为某虚拟鞋企设计“订单处理算法”。学生们的设计充满创意:有的小组借鉴“冒泡排序”的思想,设计了“订单优先级排序算法”;有的小组运用“递归”思路,优化了“多层级经销商订单分配算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算法的基本思想,更真切感受到“算法是现代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概率与决策的欣赏”板块,为我打开了“用概率思维看世界”的教学新维度。书中不再满足于概率的计算,而是通过“台风路径的概率分析”“股市投资的概率决策”等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概率在决策中的价值。组织学生开展“莆田天气预报的概率解读”实践活动,让他们收集近一个月莆田的天气预报数据(如“降水概率60%”),并对比实际降水情况,分析概率预报的准确性。学生们在分析后发现,概率预报的准确率与预报时段的长短、天气系统的复杂性密切相关,这让他们对“概率是对不确定性的量化描述”有了直观认识。在后续的“校园活动决策”中,学生们能主动运用概率思维,如在策划“莆田端午龙舟赛观赛活动”时,会根据降雨概率、气温概率等因素,制定不同的预案,决策的科学性显著提升。
“统计与大数据的欣赏”章节,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了数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前景。书中以“电商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案例,引导学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我将其拓展为“莆田农产品电商销售的统计建模”项目,让学生收集莆田枇杷、龙眼等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数据,运用书中所学的“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知识,分析销售规律,为农户提供销售策略建议。这种将统计与本地经济发展结合的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是大数据时代的洞察工 具”,数据分析能力与社会参与意识都得到了锻炼。
“数学建模的全流程欣赏”板块,是本册书的精华所在。它完整呈现了“问题提出—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应用”的建模流程,并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数学建模”为例进行详细解析。我在教学中以此为模板,组织学生开展“莆田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们从实地调研入手,收集车流量、道路宽度、信号灯时长等数据,然后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如排队论模型)进行建模,最后提出“错峰放学”“优化信号灯时长”等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方法,更学会了“用数学解决真实问题”的完整流程。
“数学与科技的欣赏”章节,展现了数学在前沿科技中的核心地位。书中介绍了“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领域运用数学知识的案例,如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涉及的“曲线拟合”知识,智能仓储的路径优化涉及的“图论”知识。结合书中内容,为学生讲解数学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学生们深受触动,不少学生在课后主动查阅资料,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科技”领域,学科兴趣与职业规划意识得到了双重提升。
读完《数学欣赏·必修第三册》,我对数学应用教学有了全新的认知:数学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解题中,更体现在解决真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依托这套书的资源,将算法、概率、统计、建模等内容与莆田的产业、生活、文化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数学欣赏中,既提升应用能力,又增强社会责任感,成长为能运用数学智慧服务家乡、贡献社会的有用之才。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