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六章《整体化策略》有感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浅析从“碎片化”到“整体化”的教学思维转变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六章《整体化策略》有感

莆田一中 吴秀平

(发表在行明读书会https://mp.weixin.qq.com/s/jtu3aKse2xHz5VLQzQqKOg)

1 章节导读

 

2 “碎片化”到“整体化”的教学思维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转型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最大诉求。近年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碎片化”现象。这种“碎片化”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支离破碎,阻碍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因此,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整体化策略》的阅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章节深入探讨了整体化教学策略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给我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整体化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整体化教学策略则强调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放在首位。它鼓励教师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整体化教学策略倡导跨学科融合。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而整体化教学策略通过将多个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整体化教学策略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整体化教育鼓励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合作,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学校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同时,社会也需要给予学校和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只有形成教育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整体化。

通过阅读《整体化策略》,我深刻认识到整体化教育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积极倡导和践行整体化教学策略,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期待政府和社会能够给予教育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

在实施整体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注意。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整体教学模式。

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学校需要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和教育技术设备,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整体化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意见,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资源。

最后,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社会应加强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整体化教育策略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和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我们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我将积极践行整体化教学策略,并期待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