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以心灵唤醒心灵----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以心灵唤醒心灵----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莆田第一中学  潘萍平

初次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在师范院校的课堂上。彼时对“教育”的理解尚浅,只将其视为一种职业技能。然而,当我真正静下心来,走进他那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教育世界——无论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具体而微的教学指导,还是《帕夫雷什中学》里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都彻底颠覆了我对教育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不是冰冷的知识灌输,而是以心灵唤醒心灵的艺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儿童个体差异”的极致尊重。他在书中反复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成长节奏”。他批评那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认为这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在帕夫雷什中学,他为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开设了各种“特种作业”:喜欢植物的学生可以照料校园的温室,热爱机械的学生可以在车间里实践,擅长文学的学生则可以组织文学小组。这种“因材施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到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反观当下的教育现实,我们常常被“升学率”“平均分”所裹挟,不自觉地将学生置于统一的评价体系中,忽略了他们的个性与潜能。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应当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其次,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刻见解,让我明白了“合格教师”与“优秀教师”的本质区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他建议教师每天坚持“读书、反思、写作”: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课堂充满智慧;反思是为了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方法;写作则是为了梳理教育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在书中分享了一个细节: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每周都会进行一次“教育研讨会”,大家围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让我意识到,教师的成长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迭代。同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教师的“情感投入”,他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肤浅的偏爱,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包容与信任。只有当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再者,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也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他认为,劳动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帕夫雷什中学,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与学科知识、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教育:学生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在搭建模型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原理,在参与校园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公民意识。这种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用技能,更让他们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责任的意义”。反观当下,许多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劳动意识,这与我们长期忽视劳动教育的倾向密切相关。苏霍姆林斯基的实践证明,劳动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是基于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其中一些做法可能无法直接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现实。例如,他所倡导的“小班化教学”“个性化课程”,在当前大班额、高压力的教育环境中,实施起来面临诸多挑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他对“儿童发展”的敬畏、对“教师成长”的关注、对“教育本质”的坚守,是超越时代的教育真理。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教育也是一项“暖”的事业,需要教师用爱心和真诚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或许无法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建立一所“理想的学校”,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陪伴他们慢慢成长;坚持自我学习与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重视劳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以心灵唤醒心灵,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教育价值。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