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可见的学习》读书体会——让教学的影响力“可见”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可见的学习》读书体会——让教学的影响力“可见”

占国忠

如果说杜威的著作是从哲学高峰俯瞰教育的全景,那么约翰·哈蒂的《可见的学习》则是拿着一枚高倍显微镜,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无数因素进行了一次史诗般的“元分析”检视。这本厚达400多页的巨著,因其基于海量实证数据(涉及数亿学生),被誉为“教育界的大数据革命”,它为那些渴望提升教学实效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基于证据的行动地图。

一、 核心发现:教师是主要的变革代理人

哈蒂研究最鼓舞人心、也最具挑战性的结论是:在所有影响学生成就的变量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我们将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资源等难以短期改变的因素“剥离”后,教师及其所采取的教学实践,是带来积极变化的最大希望。这相当于将教育的责任和能动性,郑重地交还到了每一位教师手中。它告诉我们,不要总是抱怨“生源差”、“家长不配合”,而是应该聚焦于“我能够改变什么”。

然而,哈蒂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教师效应的方差很大。也就是说,有的教师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成长,而有的教师则效果甚微,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关键问题从“教师是否重要”转向了“什么样的教师和教学行为最重要”?这正是“可见的学习”所要回答的。

二、 “可见”的双重含义:让教师看见学生,让学生看见学习

“可见”是全书的核心隐喻。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 “教师是学生的激活者” :教师需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看见”教学——我的教学是如何被学生接收和理解的?学生的基础在哪里?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学必须对学习者可见。

第二层是 “学生是教师的教学者” :学生需要能够从教师的视角“看见”学习——我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我要去哪里?)我目前处于什么水平?(我现在在哪里?)下一步的最佳行动是什么?(我该如何缩短差距?)学习必须对教师可见。

这种“可见性”的达成,依赖于一个关键环节:有效的反馈。

三、 效应量:一把衡量教学策略效果的“尺子”

哈蒂研究的革命性方法在于引入了“效应量”这一衡量标准。效应量d=0.4被设定为“ hinge point”(转折点),代表一年正常的教学增长效果。高于0.4的策略被认为是显著有效的,低于0.4的则效果不佳,甚至为负。

这一工具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挑战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奉为圭臬的做法。例如:

高效策略(效应量远高于0.4): 形成性评价、反馈、师生关系、元认知策略、皮亚杰式项目等。这些策略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致力于实现上述的“可见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

效果一般的策略(效应量 around 0.4): 直接教学、掌握学习、概念图等。这些是可靠的常用方法,但需要与其他策略结合。

出人意料的低效策略(效应量低于0.4甚至为负): 按能力分班、暑期长假、电视、过度奖励等。这提醒我们,某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安排或流行趋势,可能并无实证支持。

四、 对高中教育实践的深刻启示

“教完了”到“学会了”的转变: 高中教学常常陷入“赶进度”的泥潭。哈蒂的研究强烈建议,我们必须慢下来,频繁地使用形成性评价(如课堂提问、迷你白板、简短测验)来“看见”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教案是否执行完毕,而取决于学生是否取得了可测量的进步。

反馈的质而非量: 高中教师常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但效果甚微。哈蒂指出,反馈的关键在于其质量。最有效的反馈不是简单地打“√”或“×”,也不是给一个分数,而是针对任务的、清晰的、并指明下一步改进方向的。例如,与其写“论证不充分”,不如写“你可以尝试从XX角度寻找一个反例来加强你的论点”。

培养“元认知”学习者: 高中生即将步入大学,最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这与“元认知”策略(效应量0.69)高度相关。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我这个解题策略有效吗?”“我如何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如果卡住了,我有哪些资源可以求助?”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导演。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效应量达0.72的“师生关系”告诉我们,教育首先是关系学。尤其是在学业压力巨大的高中阶段,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关心和高期望时,才会愿意接受挑战。这种关系是有效反馈能够被接收的情感基础。

五、 反思与警惕:数据不是教育的全部

《可见的学习》威力巨大,但也需警惕其可能被误读。教育不仅仅是学业成就的提升,它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的培养,这些是难以被“效应量”完全量化的。我们不能陷入“唯数据论”的新陷阱,把课堂变成冷冰冰的效率工厂。

哈蒂本人也强调,他的研究提供的是一张“地图”,而非“卫星导航系统”。教师是专业的决策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智慧地选择和组合这些策略。

《可见的学习》是一座连接教育研究与课堂实践的坚实桥梁。它赋予教师以证据、信心和方向,让教学从一种基于直觉和传统的“手艺”,向一门基于实证的“专业科学”迈进。它要求我们成为一名“评价自己影响”的反思型实践者,持续追问:“我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可见的、积极的影响吗?”这本书,是所有致力于成为高效能教师者的必读经典。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