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莆田一中 吴赛奇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又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的城市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我们不得不离开了熟悉的教室,我们不得不拿起战“疫”武器——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开始线上学习。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班主任,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心态,用一样的热情去面对线上教学,用不一样的管理方法去帮助我们的学生走出迷津,收获成长。 一、抓好日常,功在细节 花式打卡,提高效率。为了保证网课效果,在吸取上次网课经验的基础上,和各个科任老师交流后,班级决定采用花式打卡、检查作业法,如,早晚读在腾讯会议进行,正常授课用学习通,作业收集用小管家。每天早自习前和晚自习前准时与同学进行视频打卡,每天晚上对当天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收缴情况进行总结,及时跟进,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早自习打卡,有时让学生比手势拍照打卡,有时发抢红包打卡,有时发成语接龙打卡,努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先立规矩,后谈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班级管理规定对于网课的管理必不可少。网课伊始,班主任老师通过《唯有自救,方能得救》主题班会,先讲好规矩,什么是迟到?什么是旷课?哪些行为将会受到表扬或处罚?表扬是如何表扬?处罚是如何处罚?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班级管理方能达到严而有序的状态。如:对今天迟到或作业不认真的同学,班主任老师会让他做一天网络管理员,请他记录当天网课表现好的人和事,并整理成word于第二天早读与大家分享等。 三级管理,保证质量。网课是无法绕开家长、科任老师、班主任这三级管理,缺一不可。所以本班采用家长督促、检查,任课教师记载、点评,班主任根据家长和任课教师反馈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召开班会,对共性问题开展针对性教育,突出的个性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保证网课教学的质量。 二、学贵有法,科学指导 坚持沟通,鼓励相伴。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最有利的武器,争取每天和几个不同的学生单独交流,通过老师的主动问询,让学生从心理上增强自己的存在感,虽然不在教室,但老师的教育与关怀依然相伴,用自己的主动推动学生的主动,并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设立小目标,形成良性沟通循环。 方法指导,教之学习。针对部分学生想学却不会学习的情况,热点问题“如何科学的规划学习时间”,“如何高效的听讲”,“如何做笔记”,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在在班级群里做了统一的、详细的指导,同时也对个别学困生另外电话、微信或学习通指导学习。鼓励学生们多向老师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怕出错。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树立榜样,见贤思齐。永远记住班主任老师是线上最亮丽的旗帜,班主任老师自己要严于律己,及时上线,做好早晚读的组织工作,做好线上课程讲授,因为你认真了,你的学生才会信服你,才会跟着认真。也只有这样,你的线上教学辅导才有效果,你才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学习状态有所放松的同学。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如果还能跟学生谈疫情、讲英雄、聊责任,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他们正义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促使能够主动学习。借助逆行者事迹的篇章、音频诵读、视频短片、图片,引导学生明确线上学习是自己现阶段的责任,当有了责任意识,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就会更有效。 三、暖心育人,用心树人 主题活动,表达感恩。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学雷锋主题班会布置活动任务,向每个同学提出每天要为家庭做一件事,形式不限,拍活动图片发群相册或私发宣传委员,由宣传委员进行美篇制作。结果同学们“各显神通”,做各种美食,馒头、蛋糕、饼、炒菜……,画画,梳辫子,剪指甲,洗碗……,刷新了我对孩子们的认识,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爱护身体,养护精神。有句话说的好: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为了缓解孩子们久居家中不得外出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调节孩子们线上学习的节奏,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生活学习,班主任老师首先鼓动所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坚持运动,课余时间看些有趣的书籍,如《当你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肖申克的救赎》《中国诗词大会》等,让学生在运动和心理体验活动中释放集聚的负面情绪,以更佳的状态投入线上学习。我们老师偶尔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时不时来点表情包,说说网红语,偶像人物谈一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学生交流,瞬间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时事感召,培育品质。班主任要及时收集有关疫情的资料,利用微班会或课前三分钟与学生分享,用一线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和志愿者的无私付出,来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意识;利用仙游防疫的速度,让学生明白奇迹是可以创造的,面临学习困难要永不放弃;利用近段时间国内外疫情走势,让学生感受我国“动态防控”的意义所在,让学生明白何为“以人民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有一些情愫百转千回,总有一些懂得万水千山,”我们用心与学生共情,我相信我的学生,愿意见贤思齐,以他们为标杆,愿意珍惜宝贵网课光阴,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化茧成碟,收获成长。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