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情绪,为教育初心续航——《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读书心得莆田第一中学 苏玉蓉 翻开迟毓凯教授的《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时,我正处于高中教学的 “高压期”:连续三周的月考批改、频繁的家长沟通会、学生课堂上的突发顶撞,让我时常陷入 “批改到深夜的疲惫” 与 “情绪失控后的自责” 循环。本以为这只是 “职业倦怠期” 的正常表现,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教师的情绪并非 “个人小事”,而是影响教学质量、学生成长与自身生活的 “关键变量”。书中对情绪认知的拆解、压力转化的方法,不仅帮我跳出了情绪内耗,更让我重新理解了 “有温度的教育” 该如何落地。 书中最触动我的,是 “ABC 情绪理论” 对教师日常情绪的精准解构。迟教授在书中提到,情绪困扰的根源并非 “事件本身(A)”,而是我们对事件的 “认知与解读(B)”,最终引发的情绪反应(C)才是影响行为的关键。这一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 —— 此前面对学生顶撞,我总会下意识将原因归为 “学生故意挑衅”,进而产生 “愤怒→批评→学生抵触” 的恶性循环;而按照 ABC 理论拆解后发现,学生的 “顶撞” 可能是 “学业压力下的情绪宣泄”(如某次月考失利后心态失衡),也可能是 “寻求关注的错误方式”。有一次,班上一名平时乖巧的学生在数学课上突然反驳我的解题思路,语气带着明显的抵触。放在过去,我或许会当场严肃批评,但那次我先深呼吸平复情绪,课后单独找他沟通,才得知他因前一晚熬夜刷题仍解不出同类题目,内心焦虑又挫败,才会用 “反驳” 掩饰不安。当我改变了对 “顶撞事件” 的认知(从 “故意挑衅” 转为 “压力宣泄”),沟通时多了理解而非指责,最终不仅帮他梳理了解题思路,更缓解了他的焦虑。这件事让我明白,教师的情绪认知转变,往往能避免将 “学生问题” 升级为 “师生冲突”,为教育留出更多包容的空间。 除了情绪认知的重构,书中关于 “压力分层管理” 的方法,也帮我破解了高中教师 “时间被切割、精力被透支” 的困境。迟教授将教师压力分为 “即时性压力”(如课堂突发状况、临时通知的会议)、“周期性压力”(如月考阅卷、学期末总结)和 “长期性压力”(如职称评定、学生升学指标),并针对不同类型提供了具体应对策略。过去我总习惯 “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回复家长消息,还要构思下节课的教学方案,结果往往是 “每件事都做了,却没一件做好”,还导致精神高度紧绷。书中推荐的 “要事第一” 法则,让我学会了按 “重要性” 而非 “紧急性” 分配时间:每天早上列出 3 件 “重要不紧急” 的事(如打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梳理学生的错题共性),优先完成;对于 “紧急但不重要” 的事(如临时统计的表格),则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或寻求同事协助。同时,书中的 “正念呼吸法” 也成了我应对 “即时压力” 的 “急救工具”—— 当连续批改几十份错题百出的试卷感到烦躁时,我会停下笔,闭眼做 3 分钟腹式呼吸,将注意力拉回 “当下的批改任务” 而非 “对学生的不满”,效率反而更高。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我不仅告别了 “熬夜备课” 的常态,还能留出时间每周运动两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感逐渐回归。 不过,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并非单纯的 “情绪调节技巧”,而是让我重新思考 “教师情绪与教育效果的关联”。迟教授在书中提到:“教师的情绪状态,会像‘空气’一样渗透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与成长体验。” 过去我总认为 “只要把知识点讲清楚,情绪稳定与否无关紧要”,直到某次因个人压力大,在课堂上语气生硬地批评了几名走神的学生,结果整节课氛围压抑,连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也变得沉默。反观隔壁班的一位同事,无论遇到多大的教学压力,总能用温和的语气与学生沟通,他的课堂上,学生更愿意主动提问、分享想法。这让我意识到,教师的 “情绪稳定” 并非 “压抑情绪”,而是用成熟的方式处理情绪,为学生树立 “情绪管理的榜样”。现在,我会在班会课上主动和学生分享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甚至坦诚自己学生时代的 “压力故事”;当学生因成绩波动情绪低落时,我不再说 “别难过,下次加油” 这类空泛的安慰,而是用书中的 “共情式沟通”:“我知道这次没达到预期,你肯定很失落,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好吗?” 这种 “真诚的情绪互动”,让我与学生的距离更近,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更显温暖。 合上书页,再回顾自己的教学日常,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情绪管理,不是 “为了自己轻松”,而是为了更好地践行 “育人初心”。当我们能从容应对压力、理性处理情绪时,才能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 “个体需求”,才能在 “分数与成长” 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教育真正成为 “照亮学生的光”。未来的教学路上,我会继续带着书中的智慧,做 “情绪的主人”,用更稳定、更温暖的状态,陪伴每一位高中生走过这段重要的成长旅程。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