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案例集》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融思政于体育,育全面发展新人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案例集》读书笔记

陈依妹

长期以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与体能的增强,却忽略了体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如何通过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抗挫折能力,如何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成为我教学中亟待突破的瓶颈。近期研读《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这本书以 理论引领 + 案例实操的形式,系统梳理了高中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不仅填补了我在这一领域的认知空白,更让我深刻认识到 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铸魂育人

一、书籍核心内容:构建体育与思政融合的教学范式

《案例集》由高校体育教育专家与一线高中体育教师联合编写,全书分为课程思政理论基础”“分模块案例设计”“教学实施策略”“评价与反思四个部分,逻辑清晰地搭建了体育与思政融合的教学框架。

课程思政理论基础部分,《案例集》首先明确了高中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以体育为载体,培育学生的 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将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书中提出的 三维融合模型让我深受启发:其一,目标融合,将思政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例如在田径模块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跑步技巧,更要通过 模拟奥运圣火传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二,内容融合,挖掘体育项目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篮球运动中的 团队协作、武术项目中的 传统文化传承、体操项目中的 精益求精精神;其三,方法融合,通过情境创设、实践体验、价值引领等方式,让思政教育避免 说教式灌输,实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分模块案例设计是全书的核心,也是最具实践价值的部分。编者按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常见模块(田径、球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操、健康教育),每个模块提供 3-5 个典型思政案例,每个案例均包含 案例背景、教学目标(含思政目标)、教学过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教学反思五个环节,可直接迁移到教学实践中。

田径模块 —— 长跑教学案例为例,传统教学中,长跑常因过程枯燥导致学生中途放弃,而该案例通过 红色主题长跑情境设计,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课前,教师播放 红军长征纪录片片段,讲述长征中 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课中,将长跑路线设计为 长征路线模拟图,在关键节点设置 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历史知识打卡点,学生需完成跑步任务并回答历史问题才能继续前进;课后,组织学生分享 长跑中的感受,引导学生将长跑过程中的 坚持与长征精神联系起来,讨论 如何在学习与生活中发扬顽强拼搏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并非 附加品,而是与长跑教学的目标(提升耐力、培养坚持品质)深度契合,让学生在运动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精神熏陶。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模块,《案例集》中的 太极拳教学案例则聚焦 文化自信培育:教师在教学前,先讲解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介绍其作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教学中,不仅传授太极拳的招式技巧,更强调 以柔克刚”“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课后,组织 太极拳文化展,让学生搜集不同流派太极拳的资料,制作手抄报或短视频,在班级内展示交流。这种教学设计,让武术教学超越了 技能训练的层面,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健康教育模块的案例则更贴近学生生活,例如 校园传染病预防教学案例,在讲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同时,融入 社会责任教育:通过 模拟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情境,让学生扮演 社区志愿者”“医护人员等角色,体验疫情防控工作的艰辛,引导学生认识到 个人健康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家庭与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公共卫生意识。

教学实施策略部分,《案例集》针对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如思政元素融入生硬、学生参与度低、评价困难等),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例如,针对 融入生硬问题,提出 三避免原则:避免脱离体育教学内容空谈思政,避免将体育课堂变成 思政说教课,避免思政元素与学生生活脱节;针对 评价困难问题,构建了 思政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从 规则意识、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文化认同、社会责任五个维度,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思政教育效果可衡量、可提升。

二、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启示

作为一名有七年教龄的高中体育教师,《案例集》中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也让我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体育课堂,尝试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以往的篮球教学中,我更多关注学生的运球、投篮等技能训练,对于比赛中的犯规问题”“团队配合问题往往只是简单批评,未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价值。读完《案例集》中 篮球模块 —— 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培养案例后,我对篮球教学进行了重构:在 小组对抗赛环节,不再只关注比赛结果,而是设置 最佳协作奖”“规则遵守奖,引导学生在比赛后反思 如何通过配合赢得比赛”“犯规对团队的影响;针对比赛中出现的 争执,组织学生开展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 球员”“裁判”“教练,讨论 如何正确处理比赛中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沟通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篮球技能得到提升,更学会了尊重规则、包容队友,班级篮球比赛中的争执现象明显减少,团队氛围更加和谐。

武术模块 —— 太极剑教学中,我借鉴《案例集》的 文化融入思路,在教学前为学生讲述太极剑的历史传承故事,介绍其在国际上的传播情况,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武术的国际影响力;教学中,在讲解 劈、刺、点等招式时,结合 刚柔并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在学习中平衡努力拼搏劳逸结合’”;课后,组织 太极剑文化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传统武术故事,制作 中华武术名人卡片。这种教学设计,让原本略显枯燥的太极剑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不仅掌握了招式,更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部分学生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 传统武术社团

体能训练模块,我曾遇到学生因 怕累”“怕输而逃避训练的问题。受《案例集》中 抗挫折教育案例的启发,我设计了 体能挑战周活动:将体能训练任务分解为 每日小挑战(如 每天完成 3 组仰卧起坐”“每周跑步距离累计 10 公里),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挑战目标;在挑战过程中,设置 挫折分享墙,让学生写下自己遇到的困难与坚持的理由;挑战结束后,为完成目标的学生颁发 坚持之星证书,为未完成目标的学生提供 改进建议卡,鼓励其继续努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体能得到提升,更学会了正视困难、坚持不懈,不少学生在分享中表示:以前遇到累的训练就想放弃,现在知道坚持下来就能看到进步。

三、反思与未来实践方向

读完《案例集》,我深刻反思了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一方面,对体育学科的思政育人价值认识不足,将教学重点过度集中在技能与体能上,忽视了学生品德、精神、文化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即使尝试融入思政元素,也多停留在口号式层面,缺乏系统设计与有效方法,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例如,在以往的 爱国主义教育中,只是简单让学生观看体育赛事视频,缺乏后续的讨论与实践活动,学生难以真正产生情感共鸣。

未来,我将从三个方面优化教学实践:一是深入挖掘体育项目的思政元素,建立体育项目 思政元素对应清单,例如田径项目对应 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球类项目对应 团队协作、规则意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应 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确保思政融入有明确方向;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多采用情境教学、实践体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 做中学、悟中育,例如在 游泳模块教学中,通过 模拟溺水救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三是完善思政素养评价体系,将 规则遵守、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等思政指标纳入学生体育学业评价,通过 体育思政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进步,让思政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高中体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与坚定的理想信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案例集》如同一位引路者,为我指明了体育与思政融合的方向。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实践,让体育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