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堂本真:在细节中探寻教育的温度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随想 政治组 吴琳芳 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或许都该问自己: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按部就班完成了教学计划,还是真正触达了学生的思维深处?是教师单向输出了知识,还是与学生达成了双向的心灵共鸣?作为一名深耕高中政治课堂多年的教师,这些问题曾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却始终未能找到清晰的答案,直到翻开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没有宏大的教育理论堆砌,字里行间满是对课堂细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叩问,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重新审视课堂的大门,也让我对“课堂的本质”“教师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知。 最让我触动的,是吴非老师对“课堂细节价值”的珍视。过去在教学中,我总将目光聚焦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知识点是否讲透”,却常常忽略课堂上那些“不按计划出牌”的细节——学生欲言又止的表情、小组讨论中突然的沉默、回答问题时偏离预设的思路。我曾以为这些细节是“课堂意外”,是干扰教学进度的“小插曲”,总想快速将课堂拉回预设的轨道。可读完吴非老师的文字才明白,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恰恰是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激活课堂生命力的关键。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是学生思维的真实投射。”这一观点彻底打破了我对“课堂效率”的固有认知。以往我总认为,按预设流程完成教学任务就是“高效”,却忽略了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那些看似打乱节奏的细节,实则是学生认知困惑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对于高中政治学科而言,许多知识涉及价值判断与逻辑思辨,学生的细微反应往往反映出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对现实的认知偏差。若忽视这些细节,仅追求流程的完整,教学便会脱离学生的真实需求,沦为形式化的知识传递,难以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此刻我才懂得,课堂的价值不在于“完美走完流程”,而在于关注每一个细节,倾听每一个声音,让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认知需求,这样才能让知识传递与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吴非老师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更让我陷入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不是课堂的‘导演’,不必事事预设、处处掌控;教师应是课堂的‘同行者’,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共同成长。”过去我总习惯做课堂的“掌控者”,小到每个环节的时长,大到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都想纳入预设范围。我以为这样能保证课堂“高效有序”,却渐渐发现,学生的思维在我的“掌控”中变得被动,课堂少了思辨的火花,多了机械的配合。 这种“掌控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存在明显弊端。政治学科需要学生主动思考、辩证分析,才能理解理论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若教师用预设框架限制学生的思考,将价值观教育简化为单向的知识灌输,不仅会压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还会让他们对学科产生“距离感”——认为政治知识只是书本上的条文,与现实生活无关。真正有效的政治教学,应是教师搭建自由思考的平台,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探讨,允许不同观点碰撞,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自主的价值判断。这让我明白,教师真正的价值,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陪伴学生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在平等互动中实现知识传递与思维培养的双重目标。 吴非老师还在书中强调:“课堂的灵魂是‘真实’,没有真实的互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一点对高中政治教学尤为重要。政治学科关乎价值观塑造,若课堂充满虚假的互动、刻意的表演,不仅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还会让他们对学科产生疏离感,甚至质疑教育的真实性。过去我曾陷入“表演式教学”的误区,为了展示课堂效果,在特定场合提前设计互动环节、预设发言内容,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缺乏真实的思维交流,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读完书中对“虚假课堂”的批判,我深刻认识到,真实是课堂的底线。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追求课堂真实,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回避他们的质疑;意味着要坦诚面对教学中的不足,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意味着要摒弃“完美课堂”的执念,接受课堂的“不完美”。这种真实,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严谨性与现实意义,还能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态度——而这本身就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的课堂或许不完美,却能让教育的温度直抵人心,让学生在真实的互动中真正理解知识、认同价值。 掩卷沉思,《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给我的,不仅是对课堂细节的关注,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我们手握的不仅是知识点与教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航灯”。吴非老师用一本书告诉我们:课堂不是预设的剧本,而是充满未知的旅程;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并肩的“同行者”;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滋养。未来的课堂上,我愿带着书中的思考,放下对“完美流程”的执念,关注每一个细节,倾听每一个声音,用真实的互动、平等的对话,让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有知识的深度,更有教育的温度,陪伴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思考中坚定理想。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