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条教学质量原则》读书体会 莆田一中 吴淑霞 在教育领域,教学质量是教师们追求的核心目标,而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最近,我阅读了大卫·韦伯格(David Wees)与乔纳森·斯图尔特(Jonathan Stewart)合著的《有效教学:十条教学质量原则》(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Excellence)。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提出了十条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原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明确的目标导向 “明确的目标导向是优秀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根本。” 书中第一条原则强调了明确目标导向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无数个看似简单却需要深思的决策: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管理课堂纪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看似微小,却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体会到,明确的目标导向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方向感,还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教师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也会随之增强。例如,在一节关于“细胞结构”的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清晰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细胞膜、细胞壁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不会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次要的内容上。 此外,明确目标导向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估。当目标明确时,教师可以更容易地设计课堂活动,并通过即时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理解和改进。例如,在教授“阅读理解”技能时,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提高正确率、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并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个人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 “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 第二条原则强调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认知需求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教学经验: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教授一门新课程时,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迷茫或难以跟上节奏。
通过书中提到的例子,我深刻理解了这一原则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认知水平(如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特征等),那么可以更有效地设计课堂活动。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就可以提前通过练习或辅导来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此外,书中还提到,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在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如缺乏专注力、注意力分散等),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而不是简单的惩罚或体罚。 三、促进互动与参与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第三条原则强调了互动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在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有些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而有些课堂则显得沉闷无趣。 书中提到,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究。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的时候,如果教师仅仅通过讲解书本知识来灌输知识,那么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或互动活动(如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理解,还会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
此外,书中还提到,互动性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参与度以及合作意愿等,教师可以更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四、注重反馈与改进 “有效的教学需要及时的反馈和持续的改进是实现卓越的关键。” 第四条原则强调了反馈与改进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在工作中常遇到的情况:当教师能够及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时,学生的进步往往更明显;而如果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学生的成长也可能受到限制。 书中提到,及时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文言文翻译”时,教师可以通过逐句批改学生的作品,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如语法错误、词汇使用不当等),让学生在改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此外,书中还提到,持续的改进机制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例如,通过定期反思课堂活动的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五、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成长型思维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基础。” 第五条原则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教学经验: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书中提到,成长型思维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是可以不断被发现和提升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主动面对挑战、勇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学习,那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还会在心理上获得成长。 此外,书中还提到,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激励和鼓励,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并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不断进步。 六、利用资源最大化学习效果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第六条原则强调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这让我想起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情况:有些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资源的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 书中提到,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等),那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此外,书中还提到,合理利用资源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例如,通过引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数据,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七、注重师生情感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第七条原则强调了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些优秀的教师课堂中看到的情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情感互动,让课堂氛围充满了温暖和关怀。 书中提到,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在面对困难时,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还会在心理上获得更多的安慰和支持。 此外,书中还提到,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八、重视课堂管理的科学性 “科学的课堂管理和有效的纪律控制是实现卓越教学的基础。” 第八条原则强调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些课堂中看到的现象:有些课堂纪律松散、甚至混乱;而有些课堂则能够维持良好的纪律秩序。 书中提到,科学的课堂管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并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关注纪律问题而导致的教学时间浪费,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书中还提到,有效的纪律控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如明确的规则、适当的惩罚措施等),既能够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被歧视或不公正。 九、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 第九条原则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些优秀的教师课堂中看到的情景: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够在课后主动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书中提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例如,在教授“化学实验”时,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那么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出科学探究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提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例如,在遇到学习上的障碍时,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那么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还会在心理上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十、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进步的关键。” 第十条原则强调了教师需要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动力。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中看到的情景: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教学理论,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书中提到,持续的专业发展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更好地适应 changing 教育需求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面对新技术、新理念时,如果教师能够主动学习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那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书中还提到,持续的专业发展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更广泛的教育网络。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并为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 《有效教学:十条教学质量原则》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且简洁的教学框架,让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原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践这本书的十条原则,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持续改进的专业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同时,我深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我们一定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