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以教学勇气为楫,驶向幸福教育彼岸——读《教学勇气》有感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以教学勇气为楫,驶向幸福教育彼岸——读《教学勇气》有感

朱兰婷

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教龄的高中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在面对00后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以及身边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年轻教师时,我时常陷入沉思:该如何唤醒自己日渐沉寂的教学激情,重拾直面教学问题的勇气?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又该如何坚守教育的初心,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直到邂逅美国帕克·帕尔默所著的《教学勇气》,它宛如穿透迷雾的曙光,为我驱散了教育教学中的阴霾,引领我踏上探寻幸福教育之路。

洞悉学生内心,以爱心筑信任之桥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课堂上呈现出一种固定模式:主动发言的总是那几位思维活跃的优秀生,因说闲话、开小差、睡觉等被老师点名批评的也总是那几位学困生,而中等生们大多沉默寡言,不愿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教学勇气》中指出:“课堂上沉默和表面上忧郁的学生,他们的大脑不是死的;他们充满了恐惧。这些学生是被忽视的、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的愚蠢和平庸,而是处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念时,绝不能忽视沉默的中等生。我们可以设置丰富有趣的课题活动,激发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运用课堂个人发言加分、小组活动分工等方式,激励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对于课堂上睡觉的学生,教师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批评,而要全面了解原因,因人而异采取有效措施。比如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谈心,取得家长的配合督促学生晚上早点睡,减免部分作业。教师要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入手,走进学生沉睡的心灵。那些上课说闲话、思想开小差,在学校说脏话、玩手机等问题学生,背后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学习习惯不好,有的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有的是家庭问题。教师要透过现象剖析问题根源,对症下药。但这些学生的问题不会因为教师的一次谈心、一个鼓励就一劳永逸,而是会不间断地重复出现。

问题学生恰似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其叛逆、冷漠或逃避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内心深处恐惧的投射。身为教师,我们要蹲下身子,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心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多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在师生相处中播撒下信任的种子。只有对教师心怀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灵之门,“亲其师,信其道”。

关注教师心灵,以智慧创幸福课堂

面对职业倦怠、教育教学的困惑和家校共育的新问题,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在抚慰心灵中汲取力量,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打造幸福的课堂。

《教学勇气》中提到:“好老师有一个共同特征: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中。”

以开放胸怀迎接变革

教育教学改革如汹涌澎湃的江河,新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技术如浪花般不断涌现。作为一名老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勇立潮头。我们要主动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和名家教学案例,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改革的趋势,学习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一体化等新理念,熟练运用希沃AI等多媒体新技术,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

以课堂教学搭建舞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是教学相长、享受幸福的舞台。“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完整。”教师要深入了解自我的独特性,不要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板,进而产生自卑和恐惧。而要在教学中展示自己丰厚的学识、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教育智慧等,与学生建立真诚有效的沟通桥梁,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起引领作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为起点。教学活动要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一锤定音,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有分数的量化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课上,我常常以教材为窗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阅读生活这本大书;我也会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堂不仅是学生的舞台,也是教师的舞台,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点燃了生命的激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帮扶年轻教师,以传承创新构共同体

年轻教师如朝阳,满怀激情,用新的教育理念与新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老教师犹如一座灯塔,饱经风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沉淀下无数的育人智慧。如《教学勇气》中所言:“我们之间有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代沟多宽多险,我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你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还因为我也需要你们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我更新我自己的生命。”

作为也曾经年轻过的老教师,在每次公开课的磨课阶段,我常常被年轻教师大胆的想法、巧妙的设计、精彩的语言、精美的PPT所震撼,也为她们自信乐观、充满激情的微课展示所折服,更是被她们课堂上娴熟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活跃气氛所吸引。在年轻教师身上,我看到了差距,经常向年轻教师虚心请教。

在听评课中,我常用欣赏的眼光指出年轻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以及值得学习推广的地方。我也甘做人梯,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教学勇气》这本书宛如一座灯塔,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海洋中奋力航行。无论是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学改革的浪潮,还是自身职业发展的困境,我们都要怀揣勇气,用爱心和智慧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以开放的胸怀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年轻教师携手并进,扬起传承与创新的风帆,驶向幸福教育的彼岸!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