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正面管教》:构建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桥梁 莆田第一中学 许君林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4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正面管教》:构建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桥梁

莆田第一中学  许君林

《正面管教》是简・尼尔森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创作的家庭教育经典著作。它倡导不惩罚、不骄纵的管教方式,核心是通过尊重与合作,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操方法,帮助家长或教师建立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态度,聚焦于长期效果,而非短期服从,最终构建积极健康的亲子或师生关系。

《正面管教》全书的核心思想可以凝练为“和善与坚定并行”。

一、核心理念:从“管”到“引”的范式转移

大人与孩子互动中常见的三种方式:严厉型(过度控制)、娇纵型(没有限制)和正面管教型(和善与坚定并行)。严厉的惩罚虽然短期内可能见效,但长期会带来反叛、报复、退缩或盲从的“四个R”负面后果;而娇纵则会导致孩子缺乏边界感和责任感。唯有“和善与坚定”并行,才能既不伤及孩子的尊严,又能有效设立界限。

1.孩子首要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理解所有孩子行为的基石。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其背后是错误的“行为目的”,实则是他们感到归属感与价值感受到了挫折的信号。

2.“和善”是尊重孩子,“坚定”是尊重自己和情形所需: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和善确保了情感的联结,坚定则保障了秩序和原则。

3.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我们应改变对错误的恐惧心态,将犯错视为师生或亲子共同面对的挑战,而非需要掩盖或严厉斥责的失败。

二、核心方法与工具

1.理解行为的“错误目的表”:这是《正面管教》中最强大的诊断工具之一。它将孩子的不当行为归结为四个错误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表格详细描述了大人面对每种行为时自身的感受反应、孩子的典型回应,以及最有效的鼓励性回应方式。掌握这张表,成人就能像破译密码一样,看透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从而对症下药,而非停留在行为表面进行无效的对抗。

2.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工具。

(1)启发式提问: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开放式问题(例如:“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这样?”“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代替说教与命令,激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成为问题的主动解决者。

(2)积极的“暂停”:与传统惩罚性的“站墙角”不同,积极的暂停是让孩子和一个他自己参与布置的、能令他感到舒适的区域建立联结。其目的是在情绪冲突激烈时,让双方(包括大人)冷静下来,直到理性大脑重新工作,然后再共同解决问题。

(3)鼓励与表扬的区别:书中深刻辨析了二者。表扬关注的是结果和人格(“你真聪明!”),容易让孩子形成“他信”;而鼓励关注的是努力的过程和改进(“你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看到了!”),能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自我评价,培养“自信”。

(4)家庭会议与班级会议:这是实践“和善与坚定”的绝佳平台。通过定期的、有议程的会议,让孩子参与到规则制定、问题解决和活动策划中来。这个过程不仅教会孩子沟通、倾听、合作与尊重,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家庭或班级中有价值的一员,极大地满足了其归属感与价值感。

三、主要观点

关注问题的解决,而非追究责任;关注长期的品格培养,而非短期的行为控制。

1.孩子是社会人,其行为以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为核心驱动力。

2.行为是一种选择,所有行为都服务于一个目的。不当行为是孩子“迷失”了方向的信号,是“求存”状态下的错误尝试。

3.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一个。

4.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感知力和技能,如自律、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5.“和善而坚定”是有效的教育基石,它既能维护孩子的尊严,又能体现成人对原则的坚持。

6.鼓励是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手段,它能触及孩子的心灵,激发其内在潜能。

总而言之,尊重、合作与长期有效的教育,不是一场成人对孩子的战争,而是一次成人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旅程。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