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 ——读《傅雷家书》有感 莆田一中 吴继清 《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文学评论家傅雷先生写给其儿子的书信汇总编纂而成的著作。家书,是指家人,亲人之间来往的书信。我是在深夜读这本书的,傅雷家书里浓浓的父爱和月光一起洒在我的心上,溢出了我的胸膛。傅雷这些长篇累牍的家书绝对不是闲谈,更不是空唠叨。信中他给儿子纠正作文语法等,看似是想锻炼儿子的文笔,实则更想锻炼儿子的思想。他还把儿子当成一个讨论艺术的对手,一起研究音乐方面的学问。他是良师,亦是益友。书中写到他处处告诫儿子,随处给儿子在做人、生活细节、艺术修养、演奏姿态等方面做警钟,还通过和儿子的来信激出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做父亲的自己得到一些新鲜的思想。他是严父,亦是慈父。 做人第一,是傅雷对儿子的首要要求。“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是他对儿子勿忘祖国的告诫;“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是他对儿子要有行动力的鼓励;“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闹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是他对儿子要注意分寸的警示……在家书里,他教儿子要有勇气,要爱国,要严谨,要感恩,要自律,要学会拒绝,要学会独立……这些浓浓的父爱都融在轻描淡写的笔墨中,在一封封家书上荡漾开来。我们的父母未尝不是像傅雷先生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父母不如傅雷先生如此睿智开明,但他们也总以他们的方式教育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傅雷只是我们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缩影。 做艺术家是其次的,是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在书信,傅雷常常和儿子谈艺术,他们聊对艺术的看法,对艺术的理解,对美学的欣赏……尽管他要求儿子要热爱艺术但也不忘提醒儿子“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有自己热爱的爱好,我们可以为之付出精力和汗水,但是不可以意气用事和急于一气呵成。人生也像一场马拉松,我们做不到全程加速,也不可以目光短浅,要有开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才能细水长流,达到目的地。 做音乐家是最后的,是傅雷对儿子的期待。《师说》中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说法,傅雷正是这样要求儿子的。他认真给儿子指出问题,从乐理到乐谱,从坐姿到指法,这些也是他们维持书信的关键。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一般人都以为,书信主角傅聪的故事是这样的: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傅雷先生,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然后举全家之财力物力培养傅聪,在傅雷朋友们的支持下,傅聪勤学苦练,最终一举成名。在波兰获得了大奖后留学,后又到英国发展,成为大 实际上,傅聪的成长充满坎坷,一度偏离了傅雷的人生设计轨道,成为问题儿童。 真实情况是,傅聪在家里受教育,练琴到十一岁时候,被狼爸傅雷的教育方法逼得逆反,成为问题儿童,且不愿意弹琴了。于是停止学琴,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到了十七岁,上大学时候,傅聪自己突然开窍,又开始继续练,中断期间,几乎没有练习。如果不是傅聪自己突然决定要学钢琴,这个天才就被毁掉了。也许就走上完全不同的路,跟音乐大师再也无缘。 这本书开篇就讲到:傅雷对其之前对傅聪教育方式非常悔恨。在信里说到: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 孩子! 孩子! 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傅雷曾经的教育沟通模式就是两个字“打骂”,希望用辱骂、拳头的滋味让傅聪在压力和恐惧下学习,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对此极为悔恨。 傅聪后来出国深造,父子俩更多地靠书信交流。傅雷封建家长式的暴风骤雨不见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亲切交流。傅雷感到很欣慰: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里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傅聪也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他说,父亲是他最好的老师。 傅聪的成长路,让我们反思,再出色的天赋,再好的教育理念,再优秀的教育资源,如果不是顺应了孩子的兴趣,都不会有效果。教育必须是以孩子为中心,让他自我成长,外力和外部资源都只能是辅助作用。如果执意按照自己严格的残酷教育方式,可能会毁掉孩子。
如果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早期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属于典型的暴力沟通,这种不讲方法,不顾情绪的教育孩子的模式,差点毁掉了天才傅聪。 发现了傅聪天赋的傅雷望子成龙心切,傅雷用暴力方式逼迫孩子去拼搏奋斗,反而适得其反,让其根本不想再弹琴了。结果,那几年最关键的练琴黄金时间就这样荒废了,对孩子的天赋是一种浪费。 当然幸运的是,傅聪自己没有浪费天赋,16岁考上大学后,发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虽然浪费了几年学琴的时间,好在那时候竞争不激烈,通过努力练习,弥补了差距,抓住了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傅聪在云南大学读书过程中被拨动了心中音乐的心弦,他可能都忘了自己心中对音乐的热爱,不会在他独特的天赋方面继续刻意练习,也不会抓住被选中去波兰的机会。 他通过在芬兰获得“马祖卡奖”,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得以在波兰留学。这也是他独立性的体现。后来,因为意识到回国可能断送前途,他找到英国教师帮忙,也是具有能抓住机会的能力。否则,回来后,在新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他是很难练出来的,也无法跟随大师们学习。 傅雷的这些行动也反映了傅雷的教育理念,首先是做好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然后再发挥特长。 在傅聪留学波兰之后,傅雷只能选择回到“非暴力沟通”模式,以书信为沟通桥梁,充分展示了他的博学和教育理念,最终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傅雷家书》也因此成为传世教育经典。 傅聪自己认为傅雷的教育对他影响最主要的是独立思考。傅雷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独立思考,一切都不人云亦云,决不盲从。 傅雷自己说:“长篇累犊的写信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傅雷夫妇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这不仅是长辈对于晚辈的殷切期盼,也是流淌于中华民族数千年血脉中的传承精神。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