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教研原创 >> 正文
读《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有感 莆田第一中学 方丽萍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25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读《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有感

莆田第一中学 方丽萍

 

做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是“读前-读时-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也就是将阅读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会设计具体及相应的阅读活动。但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苦于读后这一环节,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流于形式。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这本书,正好对我解决这一困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我们的课题”,主要阐释了研究主题“读后活动”的内涵,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第二章“我们的困惑”结合教学课例和片断,从八个方面梳理分析了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激发后续的思考。在第三章“我们的行动”中,则针对问题与困惑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对策。第四章“我们的思考”则着重阐述了对整个研究总结与反思及对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长期以来,我一直对读后活动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在教学中感觉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又感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读完此书,对于问题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总结出了自己阅读课课后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读后活动的设置与前期输入主题联系不紧密,甚至出现偏离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的现象;二、读后活动开展前的铺垫不够,缺乏文体、篇章、语言等方面的支持与脚手架的搭建;三、过分重视课堂活动的量,忽视课堂活动的质,量与质之间不平衡;四、输入量不足导致输出无法水到渠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教学活动在时间分配上不平衡,读前的导入、预测和读后的拓展评价占据了课堂绝大部分的时间,而读时阶段的处理则仅仅通过几个问题匆匆而过,存在着过程缺省或解读不到位的现象;五、语言输出活动形式单一、读后拓展形式单一,更多的读后拓展停留在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拓展,而缺乏对文本中语言表达形式、新语言知识的关注,缺乏语料的敏感度;六、读后活动任务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水平。

而对于自己意识到的这些问题,本书也给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我觉得本书中提到的行动对策对这颇有帮助。首先,本书阐明了读后输出活动有效性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读后活动的设计原则;其二是读后活动的设计类型;其三则是读后活动的有效实施。首先,在原则方面,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可遵循不同的原则,如语言、情境真实性原则,阶梯性原则,做中学原则,注重思维原则以及学生主体的原则等。而这些观点,对于我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极大 的益处。除了告知我们这些原则之外,本书也给我们介绍了读后活动的具体的设计类型,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理论上,我意识到语言输出活动有练习性与交际性之分(其实,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就有这种感觉,但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说明)。练习性输出以吸收刚学过的语言为目的,因此以准确性为评价标准;而交际性输出活动则以有效性为目的,关注的焦点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因而以有效性为标准。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实际中,教师应该尽量达成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如果我们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读后活动的设计则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即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进行设计,即依据图式理论在读后活动中运用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及结构图式对文本作进一步的归纳、分析与讨论。第二种是以学生情感态度发展为中心的设计,这类活动以“美的评价与品味”为突破口来提炼与品读自然美、社会美、人格美、语言美等。第三种设计是以学生文化发展为中心,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关注文化,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与范畴。第四种以学生语言发展为中心进行设计,活动应该充分体现目标语言、话题语言的运用。通过在一定的语进境下重组阅读文本的语言、转换文本的某一方面(如文体、表达顺序、情景或人物等)、仿写(借鉴语言,借鉴片段,借鉴结构,借鉴话题等)、扩展等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从而巩固和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新学词汇和语言结构。

对于如何进行有效读后活动的实施,本书也给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首先,在活动前,教师要有明确的指令和示范;其次,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和足够的思考时间;最后,教师还要关注读后活动的反馈,在学生汇报阶段要加强对学生有效语言输出的监控,通过及时合理的教师评价与反馈来鼓励和强化活动中学生使用的目标语的意识,及时关注语言输出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从而及时地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作出判断,并据此适时调整目标导向与相应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这点正是自己极为欠缺的)

很多时候,在设计阅读后语言输出活动时,在设计时我信心满满,自我感觉良好。但在实践的时候,往往有极大的挫败感。这是什么导致的呢?读完本书,我认识到在设计活动中,自己没有认真审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也未能考虑到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导致设计的活动难度有欠适中,无法激发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基于这一问题,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我需要多设计几个难度和类型不同的任务供学生选择。也可以设计一些半开放型的讨论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不限表达形式和字数的多少,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输出活动前,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搭建语篇的支架。教师只有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输入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体会并参与,教师才有可能围绕话题去建构语篇,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型的语言输出,并确保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活动能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教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以更开阔的视角,更综合的理念,更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的变化,自己不断的前行,从而带领学生一起前行。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