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加油中心 >> 德育原创 >> 正文
“化整为组”,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谈班级小组管理的策略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2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彭奕飞

 

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是每一位班主任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因而现实中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上苦苦求索,有的因为自身的魅力和特质很快脱颖而出,也更多的是因为求索无果而在班级管理的泥淖中挣扎,甚至失去信心离开了班主任这一岗位。一方面我们深知当老师不当班主任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一半,另一方面就是班主任管理的琐碎与艰难,令人望而生畏。那有没有一种比较通用的方法,让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变得有趣,变得让人可以喜欢上呢?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寻找到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普遍的规律,找到让每一个班主任都能施行的一些基本措施。现在,我们认真分析下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一是学校赋予的具体管理事务,二是班级德育工作。我们现在认为班主任工作的艰难其实很重要是学校赋予的许多具体管理事务这一块让班主任“东奔西走”“疲以奔命”。而第二块班级德育工作其实是很有乐趣的,因为你可以融入其中,成为导师,成为朋友,成为可敬的长者,尽情施展自己的才情。但这样一半一半的工作,为什么我们觉得艰难而没有乐趣呢?其实,班主任工作难在事务的繁琐,班主任又要落实到位,进而导致没有时间来享受德育工作的乐趣,两者交错混杂,我们没有区分开来,结果导致整个班主任工作没有乐趣可言。所以要真正管理好班级,重要的就是做好班级具体事务管理这一部分,我们才能享受德育管理的乐趣。魏书生说过,班级的工作是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有人去做,有人监督落实就行。笔者经过摸索,发现班级实行小组管理模式,班级“化整为组”,可以较好实现班级具体事务的管理,把班主任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班级的德育管理。不仅能较好完成学校的具体管理事务,而且因为有时间,可以较为具体的融入班级,参与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成绩方面都能有较好的体现。

实行小组管理模式,班主任在思想上需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方能保证小组的长效执行。一是要坚持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定位好自己处于指导的地位。班级许多事情要发挥班委的责任,所以在设计班级各位班委职责时就要贯彻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尽可能“想多一些,想具体一些”,班委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学生能做的班主任不能代做,班主任按照职责加强督促,这样才能调动班委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班级的初步自主管理。二是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自己。学生干部的选择一定要慎重,选定之后一定要给以信任和指导,也许他们以前做过班委,但每个老师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是不一样的,选出来我们要加强培训,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以及我们想要他们怎么做,按职责让他们去做事情,没做好时在加强指导,不能随便指责。信任的力量时伟大的。三是要加强监督,发挥自律和他律的作用。学生按照班级规划好的指责去完成相关任务,或者我们指派了具体的任务,我们要加强监督,特别是要进行任务跟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发挥班委的监督职责,让具体班委去跟进另一个执行班委的工作,并让负责监督的班委在任务完成是向班主任汇报,这样就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同时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较好较完美完成学校各部门赋予的具体管理任务。事情不在于布置而在于落实,这也是班主任工作差别的一个重要地方,可以把班委职责黏贴在墙上,让所有同学明白各班委的工作职责和情况起到同学之间的监督作用,同时我们班主任通过班委之间的监督,小组之间评比的监督,以及班主任重要事情的监督,实现多层督促,就能让班级在具体事务上和精神文明的考评上做的更好。四是要着眼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班委班级管理的养成,班级同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班级的组建和建设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在接手新班级时就应该有这样的规划,着重加强养成教育,形成习惯,这样班级具体事务的处理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对班级事务的主动性也会越来越强,进而实现班级的良性循环。班主任若在班级管理之初就树立起上面这几个理念,相信班主任管理的工作绝对不会是艰难的,会变得顺利很多。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但终归需要实践的检验。如何践行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就是要构建有效的班级小组。心理学研究表明,7人左右的团队分歧最小,合力最大,效率最高。班级正好以此为据建立起6-8个小组,承担班级卫生、劳动、征文和学习等事务,构建起竞争合作的关系,就能使班级有效运转起来。

一是精心构建班级小组。班级小组是班级处理事务最有效的单位,也是班级管理最直接的抓手,所以班级小组的构建,班级小组组长的选择不可不慎。在接手新班级之初,要尽量做好三件事情,首先通过摸底调查和一对一谈心,了解班委和组长的人选,并确定小组长人选;其次根据班级的人数,按照性别、成绩、寄宿通学等把班级尽可能均匀分为若干小组,把小组长分入相关小组中。再次是按照学校规定和自己对班级的规划,明确小组竞争规则,构建班级德育评比细则。小组长的选择首要是责任感,其次是自愿,有没有当过班委倒不是必须的。因为在小组管理模式中,小组长的能力和责任感是最重要的,直接关乎班级的管理成效,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深入交流了解,寻找到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同学作为组长。班委可以再选,但组长一般难以再选。小组构建后要召开具体的班会,让各小组有自己的名字、组歌等。

二是加强小组建设,提升组长的威信和促进小组间的竞争。小组长选好,小组构建后,就要加强指导,如何做好卫生,如何安排同学完成任务;如何督促同学养成好习惯;如何动员小组成员参与集体活动;如何开展小组班会;如何做好学习小组的交流等等问题,每个小组第一次时都要加强指导,让组长会做事,能做事,有威望。在组长带领小组完成任务时要及时表扬。同时开始每周都要召开小组长会议,集体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多关心组长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组长觉得班主任是可信的,工作起来就会有干劲。构建小组的目的在于让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这样小组同学才能有危机意识,进而做好相关的事情。所以要加强班级的德育考评制度,每周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给予相应的荣誉,并和小组在班级的作为挂钩,让学生明白要坐好的座位是需要好的德育表现的,同时要树立小组观念,以小组的分数为依据,所以这样小组内的同学就会提醒落后的同学,同时组建又在竞争,所以大家都努力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这样班级就没什么难事情了。当学校分派具体任务时就可以让小组出面完成,并给予一定的考核分数,这样学校分派的任务就可以由责任班委带领相应小组较好的完成了。小组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班级就会由活力,因为班主任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就可以思考在班级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了,在班级形成竞争合作的关系。

三是加强小组间及小组内部关系的协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班级有的小组凝聚力比较强,自然也有的小组凝聚力不是很好,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让班委成为小组内部的粘合剂,同时班主任要适当介入其中,在坚持德育评比为先的前提下,进行和利益调和,让后进同学也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可以通过为班级做事情来加分,如提供学习资料,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等,提升小组的战斗力。

班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的实现学生小团体自我管理的模式,他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小组内每个人有自己的职责,进而让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实现魏书生老师说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班级良性生态。让班主任真正从具体的管理事务中逐步脱身出来,专注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成为优秀的班主任。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