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三年一体·主题推进”德育模式的构建 莆田一中 林海君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在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尤为重要。保证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找准学生各个时期不同关键点,这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深入挖掘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一套“三年一体·主题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角色定位,勤勉自律。 背景:进入高中,面对新环境,新的学习要求和青春期发育,高一新生大多感到不适应,呈现新的心理特点,出现诸多心理问题。特别是进入重点中学的新生,他们曾是初中校精心呵护的佼佼者,老师关注,同学仰慕,然而在新的环境面临重新洗牌,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是其一。其二,高一新生来自全市各个初中校,行为习惯参差不齐,让他们尽快认识高中、适应高中、完成初高中衔接,迫在眉睫。 应对策略:可制定以“角色定位,勤勉自律”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通过不懈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角色的完美转型。 一是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开学前,先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训练,安排讲座,内容可涵盖即将在一中展开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史、行为规范要求、学习常规、文明礼仪等等。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良好的素质和优异的成绩需要严明的纪律、制度来打造,强化“一中人”角色意识,促使他们调整自我,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了配合入学训练,我们编写了《梦绕莆田一中》、《走进莆田一中系列丛书之行为规范篇》等校本培训教材。组织往届学生举办毕业周年晚会暨高一迎新晚会,学长们通过自编自排的小品、音乐剧等形式向高一新生展现他们在一中就学时的生活场景,让高一新生对一中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感情上更快融入一中。二是强化过渡期辅导。编写校本培训教材《走进莆田一中系列丛书之心理导航篇》,针对学生进入我校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安排心理老师给学生做“初高中过渡心理”辅导,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健康中心。依托入学训练,举办“高中三年规划”专题讲座,同时,我校运用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软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我,制订高中三年计划。邀请应届毕业生给高一新生做生活及学习指导。邀请高一各学科备课组组长给学生做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多管齐下引导,让学生对高一生活有充分的认知,以期实现平稳过渡。三是塑造吃苦耐劳品质。举行军事夏令营,通过刻苦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品格,提高适应能力。开辟校内劳动基地, 学生自己动手在班级的自留地中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劳动结束后学生需完成劳动过程记录及活动感想。学年结束时,以照片或实物形式举办劳动成果展。施行校内劳动卡制度,即由专人根据校内每日需要服务的劳动对象的劳动量,安排每班学生的劳动时间、地点、人数,并验收劳动效果。布置寒暑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学会某项生活技能,开学初在班上交流,学校适时举行“厨艺大比拼”等活动,展示实践成果。 二、文明守信,修身明礼。 背景:高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年,学生褪去了高一的憧憬和天真,存在逆反心理。加之文理分班后面对新组建的班级,学生多持先入为主的观念及怀旧情绪,潜意识里比较新旧班级,不愿融入甚至排斥新集体,由此也引发诸多不文明现象。 应对策略:制定以“文明守信,修身明礼”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新风,弘扬先进文化,抵制不良风气,慎己、慎微、慎独。一是强化爱校责任意识。举行“爱校·荣校——我与学校共成长”系列主题活动。邀请退休教师作“爱校·荣校”专题讲座,介绍一辈又一辈的教师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勤业敬业精神。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座,分享他们高中的美好时光,突显一中人的自豪感与光荣感。同时,各班召开“爱校·荣校——我与学校共成长”主题班会,强化爱校责任意识,勉励、引导同学把 “爱校·荣校”转化为切实行动,为学校争光。举行教室、宿舍“美室”活动,进行班旗、班徽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运用智慧一起动手,共同打造新集体、新家园,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班级归宿感。二是强化家庭责任意识。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和父母疏远,甚至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学校创设机会让父母和孩子加强交流,融合感情。每年母亲节、父亲节期间举办“家长开放日”:其一,进行“厨艺大比拼”活动,由家长担任评委来检验孩子的社会实践成果;其二,邀请家长参加班级的“感恩亲情·拥抱父母”主题班会,在互动活动中感受融融亲情。举行“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感恩励志演讲会,鼓励学生把爱勇敢说出来,在互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三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学生经过一年的历练,退去了高一的拘束和腼腆,成为学生会、团委会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引领学校的社团工作、志愿者服务,广泛开展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中心内容的志愿者活动,如开展清理霞林、汽车站、步行街等街路残土、墙体污物;前往各社区居民楼、“SOS”儿童村、老年大学、敬老院、福利院、革命烈士陵园等地进行义务劳动;前往湄洲岛、凤凰山、钟潭等景区进行环保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做出了贡献。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和热爱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感。 三、励志成才,感恩回馈。 背景:高三的学生要经历高强度的各科总复习,要承受学校、家庭等对其成才的深切期待。所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坚韧的品质,激励他们成人成才,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心。同时,在他们收获成功之际,及时引导他们懂得感恩,体会感悟回馈的幸福。 应对策略:制定以“励志成才,感恩回馈”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志存高远,励志成才。通过年段宣传栏开辟“追寻成功人士的足迹”的励志主题栏目,分阶段介绍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掌握他们成功规律,学习刻苦奋斗精神,激发人生潜能,励志走向成功。鼓励各班积极营造氛围,立志高远,奋发拼搏。向学生征集班级、年段标语与口号。设立“心愿墙”,鼓励学生敢于立志,喊出青春的最强音,为自我喝彩。二是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可通过年段宣传栏的“名校风采”栏目,介绍国内各大名校的特点、优势,引领学生找准位置,明确方向,树立目标。由各班收集“名校裁影录”,展示高校美好的校园风光,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考取理想大学。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座,用他们的奋斗事迹激励高三学子勇于追梦,努力圆梦。邀请国内优秀的心理专家团队,来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引领学生走出复习阶段的心理“高原区”,化压力为动力,以平和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占领知识的“高地”。三是传递真情,感恩回馈。引导学生在最后学年里,正确把握和处理同学关系,互敬互爱、互勉互励、共迎挑战,为高中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重视毕业教育,要求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高三年段纪律、卫生等方面评比都应严格要求,严格执行。倡导文明离校,展现优秀毕业生的文明形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尽己所能,给校园增添自己的最后一抹色彩。号召高三学子整理好笔记,把笔记和有价值的参考书传给下一届学生。动员他们高考结束后撰写总结与经验,给学弟学妹们作励志讲座,鼓动士气,传授经验。举行毕业典礼,教育学生始终铭记母校所传授给他们的治学之理、修身之道,在追求个人志向的同时更努力地回馈社会。 “三年一体·主题推进” 德育模式既考虑到阶段的侧重点,又注意到教育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需求之上,将无形的教育主题具体、贴切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效果更为显著。 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CN35-1017/G4),2014年第1期(第24—25页)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