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确立的背景
1. 1教育的现实处境
21世纪人类面临的种种日益严重的挑战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与国外的教育相比我们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进展也不快。整齐划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传统教学中最多只能使用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等知识载体形式,而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沃土。网络环境还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或协作学习,从而真正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
1.2国内外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网络教育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英国到2000年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课程与网络的结合。日本政府在100所中小学进行的联网试验研究项目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以上各国主要从硬件和实践上建立网络教学的环境,并建起信息传递式、合作学习模式、模拟角色扮演式等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研究精神
由于网络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2.2有利于协作学习方式的形成
协作学习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网络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网络互动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网络上的知识日新月异,使学生可及时了解世界,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出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通过动手还可培养创新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3.研究的主要内容
3.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网络与课程相结合,建构网络化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网络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和能力。
3.2探索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开发网络资源,使课程内容能在互联网上找到最佳作用点。
3.3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协调和整合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时空,使学生能够自主式地学习。
3.4重视发展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索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3.5通过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表现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
3.6探索网络教学中互动的最佳方式。
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思路
如何定位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我们认为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互动,这里的师生互动网络学习应是广义的:以网络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涵盖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外学习互动,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视野和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从而奠定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现个别化教学,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业后进学生得到进步,从而实现教育平等。增强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
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转变,即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培养整齐划一的知识占有者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信息的传播者转为信息的组织者和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科研,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4.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统计测量法、行动研究法。
5 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5.1 成立课题研究组
学校领导重视,由校长亲自主持,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课题领导小组,以教研组组长为骨干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集思广益,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制定研究计划,积极开展申报工作。
5.2理论学习和课题培训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们首先组织了理论学习,要求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国际教育新理念和网络教育方面的理论等。我们向课题组成员推荐的主要书目有:《建构主义理论》、《多能智元理论》、《国际教育新理念》、《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研的量化方法》等,重点学习的文章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等。
5.3调查研究
我们对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同网络学习的主要理由有:(1)网上有丰富多彩的资源。(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主题,为自主学习提供可能。(3)强大的交互性为学生与资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它社会成员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网上自测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网络学习存在的不足有(1)尽管网上知识本身的组织程度很高,但学生学习时完全按自己兴致,随意性较大,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结构性差,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2)教师对学生的控制程度低,学生往往不
6 课题研究计划
从2006年秋起分三个阶段,一学年为一个阶段,三年结题
第一学年:初级阶段
(1)资源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的建设
(2)案例、课例的实验、汇集与整理
第二学年:形成阶段
(1)资源的优化和充实
(2)各学科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互动模式的形成
第三学年:总结、提升阶段
(1)各学科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互动模式的优化
(2)总结提高,结题,并向省内外兄弟学校介绍经验,进行推广辐射
7 原有的阶段性成果
7.1 已完成国家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我校争取到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研究中心的资助金项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的教学研究》。协作学习是全新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有效地互动地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本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专题网页;学生协作学习小论文;多媒体观摩课课件;教师的学术论文(参见论文集);构建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得到了同行的认同,专家的好评,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省内多家报刊先后报道了本课题的研究及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它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发展。专家组一致给予本课题高度的评价,评定为优秀课题成果奖。
7.2 省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课题组成员建立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并分别结合各自学科和年级的特点建构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的课堂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建立专题网页的自主学习模式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初步探索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