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一中 >> 党建之窗 >> 创先争优 >> 正文
埋头巧干 精妙设计 竞争共赢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0日】 【来源:】 【字体:: 】 【阅读:次】 【关闭

埋头巧干  精妙设计 竞争共赢

                                                        莆田第一中学

201296

现在的青少年虽然积极向上,但是敏感脆弱、自制力差,许多人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了解他们的过去、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环境,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带高三的班上有一位来自秀屿的贫困男生A,虽然也申请了学费减免,但是家里实在是一贫如洗,务农的父母、生病的爷爷奶奶,还有没考上大学的哥哥和姐姐。在校寄宿的他,每周都要回去帮忙干农活、照顾爷爷奶奶。他一度非常悲观,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情绪极为消沉,成天阴着脸,少言寡语,成绩直线下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利用节假日自费乘车到他家去看望、帮忙,带去同学的问候和礼物,与他谈生活,谈人生,劝他把眼光放远,并义务为他辅导,不断开导他:贫困是暂时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帮忙的时候,老师一定会全力支持你,你就放心学习吧,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我的不断开导下,他渐渐稳定了情绪,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性格开朗了些,成绩也有所回升。但是,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不是长久之计。怎么办?怎么办?我头脑里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突破口。

正当我苦思却无良策的时候,我班原从山东转来的一个莆田忠门籍的男生B,他从小跟着父母在山东长大,高大、帅气,听说在山东时成绩还不错,其父亲在山东的生意也做得很大。但是,也许是太有优越感了(手机、衣服都是名牌),又不够努力,加上两地教材、进度不大相同,成绩只能在“中下”水平。找他谈话,他虽然脾气很好,却不以为然,还不知天高地厚,说不屑于去“厦大”,最起码也要去“浙大”。我不客气地说:“你这种成绩,别说厦大,福大都很难说。”他却说:“慢慢来。好不容易摆脱了爸爸的管束,先玩够了再说。”我费尽了口舌,他就是不肯努力。嗨!又多了一个烦恼。而且,和A生的情况是如此的悬殊!反复思量,几经比较,我忽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担心能否可行。

B生的成绩还只是“中下”,而A的成绩已回升到了中上。我与B生的家长通了好几次长途电话,了解到B生父亲对他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而且对B生现在的学习态度很是恼火(B生从小起,父亲一直严加管教,没想到回来后全变了)。看来,这是一个挺有责任心的父亲。我约他为了孩子,尽量找个时间回来,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期间,我介绍了A生的家庭情况,有意一次又一次地夸奖A生的勤奋与吃苦耐劳,同时对B生如此不珍惜优越条件的情况,感到深深的惋惜。我说:“嗨!老板啊!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啊!”也许是我的深情并茂打动了他,B生父亲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感叹。忽然,他说:“要么这样,你转告A生,我每个月给他100元的生活费,他要能考上本一的大学,第一年的学费我全包了。大不了我认他做干儿子!再问一下,他的哥哥姐姐是否愿意到我那里去打工?我给开工资!”停顿了一下,又说:“还有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如果考不上本一,我这家业就没他的份!”他的义举令我在吃惊之余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说实在的,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设想。接着,我们又交流了许多针对他儿子的教育计划并付诸于实施。

我让生管安排A生、B生住在同一间宿舍,想方设法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向两人转告了B生父亲的意思,并兑现了他给A生的每个月100元钱,之后A生哥哥姐姐的工作也得到妥善的安排。这让B生感到他父亲是说话算话的,他猛然觉得自己不能输给兄弟A生!他们不仅是最好的朋友,也应该是最好的竞争对手。就这样,渐渐的,他们并驾齐驱,成绩稳定在班级前10名内,B生父亲的良苦用心总算有了回报。

A生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他告诉我,他一定要像我一样,当个好老师,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满足:后继有人了。而B生呢?也上了重点线,但被父亲送到澳大利亚去读大学。他用email和我们联系,时不时发来问候。我们既是师生,更是朋友!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班主任付出心血和努力,同样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鼎力支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同样的,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苦干,更需要巧干,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优质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利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个性,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多与家长沟通,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学生与家长的信息。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与家长谈话要有明确目的。与家长谈话要坦诚相待。总之,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做学生工作,还要做家长的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

 

 

  [打印]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


版权所有:莆田第一中学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闽ICP备05012062号-1号]

地址: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05942631666 传真地址:05942631938